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1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民居所蔽,鬻地以易之。十四年,建敬一亭於廟之東南。二十八年,建「名宦」 於左、鄉賢於右。四十五年,鑿鳳池於泮池之外。萬曆五年,堂廡圮壞,邑人吳文華言於有司,修葺一新。六年,文華復置學田百畝。

射圃 在學西偏。成化十九年建,為亭於中,曰《觀德》。

社學 在縣治之東

羅源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慶曆八年建。元祐六年移建今所。崇寧初,增至九十九區。有議道堂齋九。建炎間燬於寇,紹興間重修。嘉定九年,邑人黃序拓基改創之。元延祐五年,重建大成殿及兩廡於殿左右。殿後為明倫堂,東西為齋者四。至正間復修侍班廳,建二祠,左祀鄉賢,右祀文昌,後廢。明洪武初重建。正統十二年重修。景泰六年建明倫堂及兩齋號房。成化十六年以學門方向不利,改創於西北巷。弘治元年復市民地以益之。十四年立毓秀門,仍移儒學門於文昌祠前。十六年,訓導柴琬以櫺星門太逼,拓泮池地重建之。再修戟門。正德間重修櫺星門。嘉靖間重修廟殿齋廡。

射圃 在明倫堂後。正統十二年建,有亭曰《觀德》。成化十八年重建。

社學十一 ,曰「縣東」 ,曰拜井,曰梅溪,曰「善化,曰招賢,曰臨濟,曰新豐,曰徐公,曰羅平,曰林洋,曰《黃童》。」

永福縣儒學 在縣東。宋崇寧初,始置廟學,建炎三年燬。紹興初重建。乾道中,廓而新之,後燬。淳熙間重建。紹定乙卯復燬。知縣侯至果重建講堂。端平五年,營繕始完。宋末復燬於兵。元至元甲申,縣尹竇均造禮殿、講堂,邑人張居中捐金成之。後鄰境盜起,廟學俱廢。泰定五年,仍復舊規,建大成殿。殿前為兩廡,南為戟門,又南為櫺星門。明倫堂在大成殿之東。前列兩齋,南為泮池。明因之。洪熙、景泰間,各加修葺。弘治間,修明倫堂,市民居地為大門,內為泮池。正德間建戟門、櫺星門。隆慶間重建。

福清縣儒學 在縣治東。宋元豐初,邑人游冠卿舍地為學。元祐六年,知縣方叔完廣而新之。淳熙元年,增立齋四。二年改學,門南向。元元貞二年,升為州學。大德三年,知州創堂二,曰「道立」 、「帥正。」 泰定四年,重修兩廡。至正九年,更正其制,左為明倫堂,右為大成殿,殿南為東西序。十二年,建戟門、櫺星門、新兩廡。明洪武「初復為縣學,重建明倫堂。天順三年修。成化十七年拓地建櫺星門。嘉靖三十七年燬於倭。越七年重建,知縣督應元等相繼新之。」 萬曆間,知縣歐陽勁建兩齋,移啟聖祠於堂之左,祠前創「敬一亭」 ,官舍咸備。

射圃 在明倫堂倉後。舊有亭曰「觀德」 ,年遠廢壞。正統十三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