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名本此

靈山 在二十都山外。一呼「崖谷響應」 ,人謂有神,故名。

御蘭山 在二十都。嘗產蘭,一莖三十花,異於常植,故名。

雪山 在四都。隆冬積雪,經月不消,連德化界。筍山 在十四都。尖秀如筍,登其頂,見永、德二縣。

凍山 在二、三都。三山似筆架高而大,山下有二十里,義門陳氏居焉。

狗頭山 在二、三都。石氣融結,形如狗頭。山阿有泉,四時不竭。

貓形山 在二、三都。《郡志》有貴湖山,今無疑即此。

岱山 在二、三都,石盤高大,故名。

三台山 在二、三都。三峰如三台,故名。

文章山 在二、三都。其山秀麗。宋陳光讀書於此,有文名登科,後人因以名山。

蓮花山 在二、三都。狀如蓮花,故名。

雞母岫山 在四都。甲申,小尤殲賊首陳兵於此。

碧溪山 在一都。下有溪,泓澄深碧,與山相映,蒼鬱可愛,故名。

陳巖山 在七都。陳威應侯隱此,故名。

烏髻山 在六都。樹木蒼翠,望之如雲髻,故名。天湖山 在三都。峭拔摩空,有泉一泓,四時不竭,故名。

船山 在三都。其狀如船,景極幽奇。

覆鼎山 在三都。不生樹木,形如覆鼎,生人雄壯,郭榮祿故居也。

河澗山 在五都。九十九峰頓伏而起,圓淨秀麗。

南幢山 在七都中有「望仙奇」 ,頂一穴,蒼蠅不到。

壺山 在七都。按《縣志》,即蓬壺山。

高麗山 在七都。屹立如屏,絕頂有寨,名「道場」 ,可容萬人。

礦山 在五都,山產鐵礦,故名。蓊鬱深厚,而眾水經緯其間,此又別為一山川也。

芹山 在縣西南八都,界安溪。狀若猛虎。天馬山 在十都。其形如馬,故名。

達理山 在十都,其峰峭拔蒼翠,山之半茂林清泉,六月如秋,山出礪石。

烏石山 在九都,產石盡黑,故名。

馬嶺 在十三都,如馬奔馳,故名。

高嶺 在二十都。其頂夷衍,高厭眾峰。

桃溪 在四都界德化。發源於雪山,經橫路村,為仙華溪。

仙華溪 遶陳巖山,轉而出馬跳橋,為陳巖溪。陳巖溪 在六都。西遶馬跳、風山、壺山,東遶陳坂山,凡三轉為埔兜溪。洑溪 自埔兜溪又轉而西,過馬氏山,出壺口橋,其流始大。經東、芹二山,轉西南行,遶洪步山,折而東,過東平山為是溪。又轉而北為磁竈溪。石鼓溪 在二十二都。自磁竈溪又轉而東,至於徐山,為是溪,始通舟楫,遂入官田,朝縣治,是為「縣前溪。」

留灣溪 在十四都。自縣前溪歷雲龍橋為虎尾潭,轉而東北行一水灣環如月,為是溪。古云:「留灣一輪月,掛在碧潭頭。有人居此地,代代出公侯。」 即此水也。

「錦溪 」 發源東坑,觸桃溪山,亙泉漈,遶馬跳風山,會於陳巖溪。

溪逸溪 發源蘇坑,遶向龍山而西,亙湯頭橋,會於浦兜溪。

龜龍溪 在十九都。合圳、兜寨、南畬嶺二水南行會於徐山。

新田溪 合加胡,隔猛虎嶺、萬代山三水東行,會於芹山。

小姑溪 :發源南安界。出長安橋北行過應龍山,會於虎尾潭。

白內溪 在十五都。發源德化界,出武極山,合白隔嶺、仙溪。仙溪之水,一源蓋福洋,一源洋上二水南行會於東關。

安溪 西北之水入於安溪者二,而眾水之入於二溪者十一曰熊田溪,來自德化,出岱山,經碧山為碧溪,遂西南行。而黃田坑之水,則源自貓形山,至東嶽橋來會。田中溪之水,則源自狗頭山,至東嶽橋來會。後坪溪之水,則源自凍山,會大橫溪,至橫口橋來會。南峰山一水、東湖山一水,則皆會於橫口,遂入安溪焉。一曰「洞口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