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莽蕩洋溪、石圳溪、枕村溪、陽溪、白石溪、上斤溪、漈頭溪、蓋竹溪、橫當溪、黑藤溪、青印溪,凡二十源,自是轉北流,是謂湖頭溪,至尤口涵會劍津。按《太平寰宇記》謂「尤溪之源,發於雙髻山下」 ,殊不知一源出德化縣白石上斤,一源出龍巖縣,源流之長幾三百里。雙髻山在縣北二十五里,細流濺濺,深不逾尺,或當時記者考之不審。忱溪 兩山崇擁,石壁如削,瀑水下注,高千餘仞。山氓放木筏至此,躡石磴循山而行,其筏則釋,令其隨水射潭底,移時自浮出,或了無寸木可尋者。
胡鱉溪 溪有龍潭,深不可測,鄉人刱龍祠其上,歲旱禱雨即應。
沅湖 兩岸巉巖怪石,綠波泓渟可五里。天湖 在縣北蓮花峰頂,水色紺碧,不知泉脈所自,歲旱不竭,其源莫測,魚鱉充牣,人不敢取,云有神物憑藉焉。
百丈漈 在縣北十都。高凌雲際,林木蔭翳,水極清澈,飛瀑百餘丈。
洗馬洲 在永豐門外。方廣平坦,宜洗馬。應龍洲 在縣治東水口。堪輿家以為縣山行龍處,故名。
尤溪洲 在縣東。洲多尤姓,故名。
湖頭溪諸灘 曰大截占。湖頭溪小流上踝,上下二池二溪會小湖溪激而成灘。德化縣於此截界,故名曰「側枕。」 有石狀如側枕,故名曰春牆。兩旁石壁如牆,水衝其間曰「帶」 ,延袤七里如帶下。此為樟木潭。潭下流凡六灘,聯屬曰魚煎,曰鸕鶿、曰樟根、曰大連興,曰小連興、曰大石頭。下三十里為莽蕩。洋洋之下凡八灘,曰「吳令」 、曰大覽、曰小覽、曰大昌、曰小昌、曰三夷、曰「鐘山」 、曰「連乾。」 由是疏為張四谾。下流又八灘:曰猿、曰白洋、曰大極盡、曰沖、曰沉、曰黃坑、曰牛角、曰繪。以上諸灘俱在湖頭上流。下一百一十里,為灘三十,注尤口《函》。
放生池 在縣東積善坊。舊以保安寺後廣莫亭前之塘為之。宋慶元中,知縣詹丙以為淺不深,移就縣溪。東自峽頭,西至湆坑口,下至小村坑口,禁捕漁。於東、西門外立石,鐫「放生池」 三大字識之。
長坑泉 :在縣治南。發源毓秀山,四時滔滔不竭。朱文公詩所謂「源頭活水」 ,即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