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4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六十八卷目錄

 延平府部彙考四

  延平府學校考

  延平府戶口考

  延平府田賦考

  延平府風俗考

  延平府祠廟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六十八卷

延平府部彙考四

延平府學校考        府志

本府

延平府儒學 。明天啟乙丑,郡守項公維聰等改建。梅山寺舊址在豐衍倉南,中建

「先師廟」 右為「啟聖祠。」 露臺前左右翼以兩廡。廟南:

為大成門,外為戟門。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廟左為明倫堂,翼以兩廊。廊左為會講堂。崇禎間,始鑿泮池於大成門外,艱於引水,多歷年所,抵為涸墟,而堂廡宮牆亦頹圮日甚。

皇清順治十六年,教授王若羲捐資鼎修。然廨署未

備。其樂器祭器與堂齋俱仍在普通寺址。舊學惟教授廨暫寓會講堂左云。

社學 有五,一在招福坊,一在紫芝嶺,一在開平坊,一在晝錦坊,俱明正德間知府歐陽鐸建。一在雲蓋里,嘉靖間建。

延山書院 在府城南九峰山之麓。中有祠,左右翼以廊廡,前有門。宋嘉定二年,郡守陳宓倣白鹿洞規式建書院,為奉祠講學之地。李燔定學規,捐俸市田,以贍生徒。其後郡守傅康、陳韡又建,有閣、有堂,齋,有《濯纓聞》。請幫助識別此字。「光風霽月亭」有風雩橋,後圮壞,郡守童洪修復。元末燬於寇。明知府俞廷芳始建堂,專祀李侗;僉事匡顯為橫翠樓及亭橋,漸復舊規。正統復燬於寇。景泰間重修,建後復圮壞。萬曆十七年,推官羅心堯捐俸重修。崇禎七年燬。

皇清順治十四年,裔孫李孔文重建。

四賢書院 舊為府學。明嘉靖二十六年改建。道南書院 在府治北龍山之半。明正德間知府歐陽鐸改淫祠北山堂而立,以祀楊龜山。豫章書院 舊在府城西門外。知府姜大魁、廖紀、歐陽鐸相繼成之。後遷府治北紫芝嶺坊,今廢為城隍廟。

文公書院 在府城龍山道南祠之左。正德間建。康熙十一年傾壞,其裔孫朱弼協力募修。游定夫書院 在普安里。明嘉靖間改修,並建大門牌坊。

衍山書院 在府城西門外。明正德間立。後廢,遷於府學。

九龍書院 在縣治東南,長安北里。相傳,其地蓋四先生舊講道之所。明宣德間,殿堂傾圮。嘉靖四年重建,後廢,惟存門堂,為往來使客駐節之所。

兩吳書院 在縣治東南遷喬里。明正德間,改淫祠大帝廟而立。

學田 :順治十一年,本學舉人鄒儀周助苗田四段,坐落吳墩、賠子坑、蛟湖坑、頭樓後、乾坑、尾門前、洋坑、尾員山。前年收租銀二兩三錢八分五釐。內除完糧倉米稱頭火耗使用一兩,實徵收銀一兩三錢八分五釐。十三年,本學生員陳遙捐助苗田一石一斗九升,坐落陳坑,除自納編糧外,遞年納學租銀四兩。

南平縣儒學 在西郊虎頭山之麓。前朝九峰環帶溪水,雙流瀠洄於其左。明洪武三年始建。弘治戊午、嘉靖戊子兩經修拓,正殿、露臺、左右兩廡、櫺星門、戟門、神廚、齋宮、器房皆如制。啟聖祠在廟右,明倫堂在廟左。翼兩廊有「居仁、由義」 齋舍。泮池在儀門內,泮牆在大門外。教諭廨在儀門左。訓導廨,一在大門左,一在大門右。先是,啟聖祠在廟後半山巔,左祀「文昌」 ,右祀「魁星。」 崇禎三年,教諭范方重建大閣於其址,規制特異。兵火燬民居,延及學宮、堂廡、齋舍,文昌閣、魁星閣皆燼。

皇清庚寅年,知縣汪蘅欲為重建,請於巡按。於是大

殿、啟聖祠兩廡、櫺星門、黌門、明倫堂、儀門,規模已備。庫房廡舍,清理如初。周圍繚垣,具見完密。大門內有雙檜,傳為明海忠介手植。歲久,虯古參天可仰。諸如名宦、鄉賢祠,亦議嗣建。

外縣

將樂縣儒學 ,宋建卞山之麓,明遷徙不一。近者萬曆辛卯,知縣林熙春改建縣之東南,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