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六十七卷目錄
延平府部彙考三
延平府山川考三
延平府城池考
延平府關梁考
延平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六十七卷
延平府部彙考三
延平府山川考三 府志
順昌縣
華陽山 三峰並列,山半有石門,高廣數丈,雖盛夏寒氣凜然。中峰之巔有仙水壇,石常潤,歲早禱雨輒應。一名「仙水岩。」
九龍山 :在崧溪都。其山九龍蜿蜒若遊魚然。龍山 ,宋黃裳云:「南望一峰若遊龍者。」 即此山也。余良弼嘗創菴山下,為遊息之所,自號龍山居士。今遺址尚存。
貴人山 在水南都。《堪輿家》云:「宅墓面此山者,必生貴子」 ,因名。
板山 ,相傳嘗有得道者於此上昇山之巔,故菴遺址存焉。
大明山 孤峙峭立,旭日初升,先被其光,故名。山之左有岩,名白鶴。山之巔有石,高丈餘,如馬狀,名「石馬。」
金籠山 :與大明山相屬。山巔平曠,舊有壇。歲旱禱雨輒應;茹葷者不敢至其處。
《鳳山 》:五峰疊翠,高數百仞,如翔鳳然。
景靈山 ,與鳳山對峙,時有雲霧蒙其巔。歲旱禱雨輒應,蓋神物棲焉。山之左有耳珠岩,多生異草,相傳唐耳珠先生嘗採藥於此。山之下有黃家洞。宋建炎中兵亂,邑人黃氏族數百人逃避其中。
寨山 昔有偽常侍游姓者於此立寨,故名。幹山 ,周迴二十里,山之巔有石洞,可容數百人,中有泉,清徹可鑑。晉太康中,道士陳紫幹煉丹於此,因名。
芹山 。泉甘木茂,山多產香芹,故名。里人以為「定光佛第二道場。」 以上九山俱在縣之西。超華山 周圍甚廣,西北入邵武境。山頂有菴,下有泉出石罅中,分為五澗,東出者名橫溪,北出者名李坑,南出者橋所跨之澗也。其流俱入順昌溪。西北二澗俱入邵武境。山之幽曠處,有田園有池,居民數十家,雞犬之聲在煙霞竹樹間,有超出紛華之意,故名。山有嶺,名「寶嶺」 ,舊時出光焰,人以為寶氣,故名。
梅仙山 在興賢都界甌寧、順昌二縣之間。山巔平坦,廣袤數里,相傳梅福嘗煉丹於此。有小石圓如藥粒,一名「藥石。」 又有累為塔,危若累卵,而未嘗墮者。
七臺山 ,高峰峭壁,幾至千丈。山有微雲即雨,土人以為雨候。唐會昌中,有惠應大師於此山乘虎出入。大師劉姓,今山有「劉聖者菴。」
缽盂山 :與七臺相望,如缽盂然。
魚山 在大幹都。二水夾流,山如魚形然。《吳地》山 在驛站都,舊有邑大家吳姓者墓此山有菴曰「福善」 ,中丞俞俔所刱俔,有遺像在焉。洪山 在松溪都。山勢宏壯,故名。
西岩山 在縣西北壽榮都,上有「真濟禪師菴。」 「寶山 」 在縣西南婁杉都。峭拔秀麗,絕頂一菴,梁柱椽瓦之類,皆斲石為之。
獅子峰 在石頭都以形似名。上有禪院,并如如居士墓。明太史曾棨有《獅峰雪霽》詩。
七寶峰 在張壽都。七峰奇峭可玩,上有白雲菴。
祥雲峰 宋紹聖中,里人余錫率鄉人抵七臺山,奉劉聖者像,祁雨於此。尋有祥雲來覆,雨隨澍,乃刱菴祀之。明萬曆七年,儒坊張德宏重建君子峰 ,高特端重,故名。或云:「堪輿家謂宅墓面此峰者,多生賢達之子。」
吳道峰 在縣西北仁壽都。相傳因吳道者修道其上,故名。
高峰 在縣西南靖安都。一峰拔出群山。宋廖綱九世祖鎮自將樂徙家,居其下,自號「高峰居士。」
豸角峰 ,即龍興岩也,以形似名。《堪輿家》云:「墳宅面之,多出御史。」
丫髻峰 一名「雙峰」 ,兩峰相峙,故名。以上二峰在縣東石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