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5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四覽亭 在城外南二里,下瞰永豐塘。崇寧四年,太守郭義建。淳熙九年,太守林元仲以亭前隙地斥其半,創「林艾軒祠堂。」 紹興二年,太守趙彥勵重修。

湖信亭 在城東五里,熙寧橋之西。宋知軍張讀建。風靜波平,壺山倒影於此。

登瀛閣 在望江里。巖巔高閣層軒,下瞰大海。唐宋時,藉以稍障東方之缺,後廢。萬曆中,尚書林堯俞建石塔五級於此。

越王臺 在廣業里。環山之巔,築臺十餘層,石礎猶存。按:王,東越王郢弟餘善也,據東越之地,與郢相攻殺。武帝遣兵討之,餘善走,竄身此山之下。舊云:越王無諸避地於此。侍郎林光朝有《登越王臺》詩云:「千年嶺海共橫槊,一帶風煙雜採樵。」

《壽峰義齋 》在興化縣虎蹲岡。天禧間,方朝議泳與其弟三禮洞以詩賦擅名,築齋於此。以來四方賢士如陳升之、夏竦、曾公亮,皆不遠而至。一夕,有花七枝置几上,以為山神所獻也。是歲七人俱應薦,已而相踵登第。

「歐陽四門故宅 」 在北螺村。

江梅妃故宅 ,在東華溝中,有田如鵝脰,田中有石一片,至今相傳為「江梅妃祖墳。」

蔡襄宅 《在郡南門蔡宅》。

唐甘露林 在文賦里潘嶺之原,孝子林攢廬墓處。貞元壬申二月四日,甘露降於壟上,松柏枝葉皆遍,粒如粳米,日高不晞。十一月十七日再降,次年正月二十五日又降,又有白烏之祥。詔旌其門。明成祖御製詩二章。

宋甘露林 在維新里壺公深瀆村,孝子郭義重廬墓處。紹興九年五六月甘露降。墓側柏木及廬門竹枝赫日當空,撒下如雨。至十月加盛。又烏鵲馴集,巢於木上。事聞,詔旌其門。明成祖御製詩二章。

明甘露山 孝子周鳴鸞廬墓處在壺山頂蕉坑墓廬即在墓桯中,牆址現存。當時甘露屢降,郡為立坊曰「甘露之禎。」 山上有石碣曰「甘露山。」 投盒灘 在木蘭陂下。神僧馮智日為李長者授《築陂方略》。既定基,即投盒於江,一以上覆,一以下承而去。須臾沙壅成灘,潮勢稍障,陂藉以成。今灘尚存。

溫泉 在上杭頭。宋進士林從世築陂于此,不成,石柱尚存。

演嶼 在奉谷里。宋少帝舟泊大峽江滸,為元兵所迫。有白馬神忽演一嶼以蔽帝舟,遂免。石刻「演嶼聖蹟」 四字尚存。

仙人釣魚石 在碧瀨溪東。壁立數仞,下瞰深潭,石罅隱隱,有蓑笠釣影在焉。方正字翥詩云:「瀨寒隱魚鱉,廟古動龍蛇。」

舟痕石 在江口。趙真人昇嘗乘鐵舸至此,今舟痕猶存於石。

聖石 ,在府城南三十里余氏龍峰精舍上。石高數丈,多仙跡,有「祈雨聖石道場」 六字。

胡山書堂 梁陳間,鄭露與弟莊淑讀書處。東風書堂 唐黃淊讀書處與鄭露書室相鄰。澄渚書堂 在城東北十五里澄渚西南隅,唐林蘊所建也。初,蘊與兄藻自北螺村來此,買地作書堂,誓志業文。凡十年。藻舉進士,蘊擢明經。時有歐陽詹獨步,蘊、藻橫行之諺云:「自是莆人相繼豋第,殆無虛歲。」 《前志》云:「莆人讀書自鄭露始,科第自藻蘊始。蘊終其從子攢孝。又為莆善俗之始。」

北岩精舍 在城西三里。唐陳嶠、許龜圖、黃彥修同讀書於此。

福平書堂 在城北十五里北平山下。唐歐陽詹讀書處。

東井書堂 ,在城東二十里。宋林回年延林光朝講學處。有拜經堂,地名紅泉,今書院是也。蒲弄草堂 ,艾軒讀書處所云「走金山得蒲弄一席地」 是也。

鄭氏書堂 在維新里木蘭溪旁。宋國子監簿鄭耕老讀書處。有詩云:「開懷溪一曲,養拙屋三間。」

仰止堂 在白湖南。對壺公陳正獻嘗館朱子於此,俾子弟受學焉。後正獻子宓取「高山仰止」 之義以名其堂。邑人黃績復與同志十餘人從宓學於此。而南關東湖書堂,則績與同志聚講處也。

鄭樵宅 在廣業里,下溪門前有日月井。夾漈草堂 在廣業里。宋鄭樵著書處也。樵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