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5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遣總兵劉顯來援,劉勢寡弱,兵屯江口不敢進,翁移

文促之,乃遣包把總領兵二百來,衣甲俱綴「天兵」字, 賊伏要害扼之,比至,僅六十人,包把總遁去。二十八 日,劉又遣兵八人,衣天兵之衣,賫文于翁,竟為賊執 殺之。於是賊衣其甲向城,持公牒要納。翁勾視之,緣 十賊登城,署郡同知奚世亮、署縣通判李邦光皆疑 非真,請錮之。翁怒不聽,即令十賊守北門,下令「堅銜 枚,閉擊柝,好消息,憑半夜銃聲遞賊語也。」更深閴寂, 靠梯北城,尋至垛,從下舉銃,眾喜,兵至,回環一顧,沿 垛光頭,放火殺人,死者相藉。翁分守畢,參將李通判 俱遁去,而奚同知與盧訓導堯佐皆死賊中,歷六十 餘日。賊以城中腥穢不堪,乃趨平海,復破平海城。巡 按李邦珍上疏,乃罷游巡撫,回籍聽勘,逮翁、畢、李俱 謫戍,特命戚繼光為閩省總兵。戚攜萬兵,晝夜兼程, 直趨平海,斬真倭二千級,賊大駭散。同事俞總兵大 猷及劉參將顯欲分其功,戚皆聽之,時癸亥四月十 三日也。事定後,積骸成丘,林兆恩募僧收「埋,地方稍 淨。」

萬曆十六年冬,廣業里兔洋人曾廷邦、下溪人柯守 岳、畬客雷五,妄言惑眾,樹旗山中,號曰《游天王》、定江 山、安萬民,劫掠居民,鄉間為之大震。次年,知縣孫繼 有募兵平之。

明石竇小嶼游氏子。得法于亙信老人。住壺山二十 餘年,嘗有偈曰:「我本江邊一釣翁,無文無字無神通。 有人問我西來意,日向西沉月向東。」未幾示寂,茶毘, 舍利晶瑩如綠玉。徒超證字禪源,道行清高,刻苦參 究,不倒單者三年。住壺山白雲院,和易近人,二十年 不下山。一日遍至平昔朋友家,無一遺者。歸山三日 坐化,師徒俱塔于本山。

興化府部雜錄

王彥輔《麈史》:莆中鮮食最珍者,所謂子魚也。其長七 八寸,闊三二寸,出通應港者佳。比士夫賦詩,誤以為 通印。如王荊公《送元厚》之詩:「長魚俎上通三印,新茗 齋中試一旗。」茶始生嫩者為槍寖,大而開為一旗,過 此則不堪矣。荊公博學多聞,而詩言「三印」「一旗」,豈自 有所稽,而非淺陋之能識。

《雞肋編》:「興化軍莆田縣,去城六十里,有通應廟,江水 在其下,極深緩,海潮之來,亦至廟所。故其水鹹淡得 中,取灌卉木,花葉鮮潔,多佳魚,味別常產。」

莆田比事,莆之帥本路者,自屯田郎中李忻始。繼有 工部郎中陳絳、殿中丞陳鑄、樞密院直學士蔡襄、右 司郎中許懋、朝散郎陳覺民、權右文殿修撰蘇曄、敷 文閣學士陳俊卿、寶文殿待制陳居仁、直徽猷閣林 枅、顯謨閣學士鄭僑。

莆原屬泉州,自古未有為本郡太守者。陳僕射靖始 以兵部郎中知泉州,有詩云:「分符出牧同吾祖,衣錦 還鄉自我身。」後方慎言、蔡襄、方穀、陳覺民、蘇曄、林伯 顯、蔡橚、林之平、林大鼐、林枅、傅淇、方銓相繼為泉州 府守,然巳別置興化軍,非若向之泉為本郡也。靖長 子甲復通判興化軍,父子繼牧鄉邦,蓋世所希有云。 後知本軍者,有陳文龍,通判權知者,有陳瓚。

《八閩通志》:「宋曹修古知興化軍,夏日清心堂睡起,日 方停午,因成絕句云:『天府鞫囚三節日,霜臺待漏五 更時。薰風一覺清涼睡,莫問浮名高與卑』。」太常卿知 軍事許當跋云:「諫議大夫曹修古,明道前知雜御史。 是時明肅臨朝,以直言忤旨,出守外州。壬申夏六月, 留詩一絕于齋之壁。後三十七年,叨牧此郡,睹公詩」 筆,欽想風概,惜夫歲久墨跡漫滅,異日人思之而不 可見,遂別寫之鑱于石。

王世懋《閩部疏》:「興化古莆中,景物,亦大佳,第國狹而 貧耳。江口渺漫,漁舟宿步,始見海氣。東北多良田,廣 陂,畝直三十金,其陽皆山也。二十里抵瀨溪,道旁多 古木穹碑,皆先朝大臣彭惠安輩賜葬之所,令人肅 然興仰。止思興化背太平山,而城以壺公為案,兩山 皆峭拔,木蘭陂出壺公下,登城北山,望東南大海,浮」 空,檣帆皆見。

從興化西門行可八十里至「九鯉湖」,其地非。以夢 靈著異也。飛泉九疊,下匯為湖,漫漫欲過蘇門百泉, 豈以瓌境故為仙靈所託耶?福清縣石竹山亦有《九 仙靈蹟》,其山亦宏麗,在宏路驛大道傍。士人祈夢者, 以秋往九鯉湖,以春往石竹山。石竹山是九仙離宮, 為行春治所耶?

楓亭驛荔枝甲天下,瀰山被野,樹極婆娑可愛,亡論 丹實,纍纍驛甚宏壯。中庭六荔枝,樹皆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