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鄭琬修「贊政廳」及六房。十二年,

知縣趙震陽重建後樓。二十年,縣廨因寇亂毀壞,知縣查繼純修。

典史衙 在土地祠之右。

陰陽學 在旌善亭之後,今廢,基址猶存。醫學 在陰陽學之左,今廢,基址猶存。

僧會司 在三公廟

道會司 在高明寺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南。

漳南道 在縣治東

按行署舊有府館,在布政分司之右,今廢。平和縣治 在邑中區,明正德十四年設縣時署印南靖知縣施祥建。其制:中為正堂,前為露臺,又前為甬道,又前為戒石亭,為儀門。堂之左為典史廳,右為龍亭庫;堂之後為川堂,為後堂,左後為庫,右後為架閣庫。正堂後為知縣廨。嘉靖五年,知縣王祿建旌善、「申明」 二亭於縣門前左右。二十二年,知縣陳中立徙其廨於東偏。典史廨在本廳之左,吏舍在典史廨之左。迨後知縣王立準建一堂以當宅,門曰「以臨軒。」 儀門內之左為土地祠,右為縣獄。門外左為禁鋪,稍前為回心倉。後儀門壞。二十七年,知縣謝明德修正。前為大門,冠以譙樓,而縣之東西有提鈴巷。三十八年,知縣姜遂初重修「蒞政堂」 ,此舊制也。燬於兵。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王道光始建《尊五堂》為「出治」之。

所,亦非「親民舊址。」 內衙幕廳皆年來以次新葺者。

典史衙 在縣堂之左

陰陽學 在縣左

醫學 在縣右,今改為「扁井社學。」

漳汀巡檢司 在清寧里蘆溪社。

詔安縣治 ,明嘉靖十年設縣時所建。通判陳賢董其役,合漳南道府館故地,并材木而為之。前堂之西為典史廳,後堂之後為知縣廨,東為吏舍,西為典史廨。儀門之東為土地祠,西為監房,凡事草創而已。十二年,知縣何春改建典史廨。二十一年,知縣尤敷改建大門,壘石為臺,構樓其上。二十四年,知縣廖暹闢隙地作保釐坊,以障於縣廨之後。又以石填大門女牆而平之,扁曰「詔安縣。」 二十八年,知縣李尚理廢保釐坊,以協向明之義。剷前衢之高,而取其羨土,以補廨舍之卑。於是前平直而後爽塏。二十八年,添設捕盜主簿,改建吏舍,即其地而建廨焉。四十三年,知縣梁士楚以吏舍既改為主簿,廨皆寄宿民間,不便,乃拓主簿衙後地為之。崇禎七年,知縣王政岐更高前堂三尺,葺壞而新之,翼以石欄。拓縣東為寅賓館。其《旌善》《申明》二亭,舊在大門外左右。知縣廖暹建,後廢。

皇清甲午,寇燬縣治。丙申年,知縣歐陽明憲重造吏

舍,庭宇井然。康熙二十九年,知縣秦炯重建「申明」 亭於大門照牆之次。

典史衙 在縣堂之西

陰陽學 舊在縣西南,今廢址存。

醫學 舊未設

漳潮分界巡檢司 在縣西二十五里。元時設在南靖之埔平定南寨。明洪武二十年,徙於漳浦五都。正德十五年,徙置於此。初未有廨署,即庵堂居之。嘉靖二十七年,掌縣同知龍遂建。今廢,移廨縣城東門內。

公館 在縣治之左。原漳南道署故址。

皇清初設於南門內之左,係「許姓祠址。」康熙五十年

許姓,具呈清復,乃移築於此。許姓捐百金助費。按縣舊有洪淡巡檢司,在五都北埔;元設於四都之沔洲,明洪武二十年徙今所;金石巡檢司,元設於龍巖縣聚賢里,明洪武二十年徙五都山東社。今俱廢。又行署舊有漳南道,在縣治右,隆慶五年僉事梁士楚改為團練道。前豎二木坊,左扁「安攘重地」 ,右扁「貞肅明臺」 ,後為漳南道,今廢。府館前《志》云:在縣城北。舊在城西,即今典史衙,後遷北門,今廢。又有南詔守禦千戶所,在縣治之東,今廢。南詔驛在縣城內。宋初為臨水驛,在北關外。明洪武初改名南詔,今裁。署。廢海澄縣治 ,隆慶元年設縣,知府唐九德乃就縣民陳甫所捐地創建,四圍土牆,高各一丈六尺,深四十五丈,闊二十五丈。中為正堂,堂之左為幕廳,堂之右為庫房,後為後堂。前之左右為兩廊,六房十六間,中為甬道,前為戒石亭。監房在儀門內之西。土地祠在儀門外之東。龍亭庫在縣治之右。延賓館在大門之內。旌善亭、申明亭在大門外。東西譙樓一座,知縣廨三座,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