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7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告變,搜獲雙引等八人,指揮督兵登陴,嚴閉諸柵。國 佐等見城上不舉火,知事泄,各逸去。次日,悉捕獲之, 并其僭書偽號名冊。巡海道徐秋鶚分別首從,斃之 獄。餘黨日布訛言,城中惶懼者兩月。秋鶚廉首孽,寘 諸法,訛言始息。

十九年七月,奸民董公蔡楊中謀襲長泰縣。先是公 楊中等修齋聚徒,潛蓄異志。至是謀乘夜襲城,鄰人 蔡炳密偵知,白其事於知縣李學詩,捕楊中等,一鞫 盡服。適延平推官羅心堯以行部至泰,再訊具得其 實,邑同謀者滿紙。心堯密諭邑令,捕其素無賴者數 人,與楊中等俱解府。郡守李載陽笑以為「時當承平」, 何物猩狸,窺我金湯百二乎?反形未具,宜釋之。學詩 泣爭,乃返。諸賊繫之獄,賊益肆無忌,與餘黨集亡命, 連結客兵為外應。二十年,約以三月朔日夜舉事,誤 聽為二月之晦。是夜諸賊戕獄卒,突入縣衙。時學詩 家屬先一日歸,獨二蒼頭及醫者以身翼蔽,學詩猶 被數刃,蒼頭、醫者俱傷,戍卒喊聲震地,應者以非期 不至,賊斬北關。出日午,為鄉兵所擒。當賊起時,大司 馬戴曜憂居,聞變立起,負劍入縣,尋令及符篆所在, 戒居民無輕動,第具器械,謹守柵門,以防衝突。邑人 從之。及賊走,令捕官督兵尾其後,而遣人持酒食犒 客兵,使不得渡河。故不移時而諸賊就戮。

天啟六年春,海寇鄭芝龍自龍井登岸,襲漳浦舊鎮, 殺守將,遂泊金門、廈門,樹旗招兵,旬月之間,從者數 千。所在勒冨民助餉,謂之「報水。」 崇禎元年,鄭芝龍由廈門抵銅山,三月,攻杜潯堡,鄉 紳丘懋煒率眾拒卻之。未幾,芝龍與李魁奇俱就撫, 芝龍授遊擊,尋遷副總兵,盤踞海濱,上至台、溫、吳淞, 下至潮、廣,近海州郡,皆報水如故。同時有蕭香、白毛 並橫海上,後俱為芝龍所併。

黃道周講學江東,每臨講時,堂設先聖位,具琴瑟鐘 鼓,立監史讀誓戒,獻酬歌詩,主賓百拜四万。學者環 江門而來,聽者千艘。禮樂之盛,比之河汾,亦一時僅 事云。

漳州府部雜錄

白居易《長慶集送呂漳州》詩:「今朝一壺酒,言送漳州 牧。牛自要閒遊,愛花憐草綠。花前下鞍馬,草上繫絲 竹。行客飲數杯,主人歌一曲。端居惜風景,屢出勞僮 僕。獨醉似無名,借君作題目。」詩意自豪,但遺其名。又 歐陽詹《送楊據》,見《漳州李使君序》中云:「李太守天枝 之英,金鏡之明。盛物之量,秤物之衡。楊子咨容,不孤」 其鑒,而亦遺守名唐事,已如晨星,載以待攷。

世傳周匡業以貞元八年登第,弟匡物以元和十一 年登第,自德宗貞元八年至憲宗元和十一年,幾三 十年。《嘉定志》疑牴牾,謂漳進士登第當自匡業始。今 攷匡業乃以明經登第,非登進士第,則漳之進士始 於匡物明矣。

董思安,偽閩時漳州刺史也。《莆田志》載其忠,王氏謂 思安身長九尺,勇冠一時。南唐兵攻建州,思安領兵 赴難,戰數不利。或說以去就計,思安曰:「吾輩世為王 氏臣,危而叛去,天下其有容我者乎?」眾感其言,無有 叛者。城陷,思安全其眾奔歸泉州,南唐以為漳州刺 史,從效之弟從願為副使,酖殺思安,自領州事。相傳 謂思安父名漳,故改漳州為南州。然實南唐定王氏 亂後,乃改州名,見《南唐書》時安適為刺史耳。

宋治平四年四月壬申,神宗出諸州貢物名件,自漳 州山姜花至同州榲桲,凡四十三州七十二種。手詔 曰:「四方入貢,雖云古禮,考之禹制,未有若茲之繁。自 今其悉罷之。」按:是時學士李清臣承旨,案稽圖志,推 原物產,為條次開列上之,故其詔如此。

學使王世懋《閩部疏》曰:「閩西諸郡,人皆食山,自足為 舉子業,不求甚工。漳窮海徼,其人以業文為不貲,以 舶海為恆產。故文則揚葩而吐藻,幾埒三吳;武則輕 生而健鬥,雄於東南,無事不令人畏也。」又云:「漳人既 業文,尤多習武。民間儒童每歲大比,蠅集省下,覬所 謂大續遺才者,不得留以就武試。又材官多能操觚」 伸紙,作「經生」語,故榜出五十人,大半是漳人也。 泉、漳間燒山土為瓦,皆黃色。郡人以海風能飛瓦,奏 請用筒瓦。民居皆儼似黃屋,䲭吻異狀。官廨、縉紳之 居,尤不可辨。

福建下四州,如泉、興、福州軍府之額,皆用真書,漳州 之額用古篆體。故老相傳,謂漳字從泣、從早,在書法 當忌不得已為篆書。然偽閩刺史董思安嘗奏改為 南州。若改南州,或去水獨用「章」字名州,亦不失為存 古。蓋水以漳名,取其清濁相雜而有文章者也。 郡城南河,昔年水從東西閘直通城內,小舟載魚鹽 抵上街為漁頭處,今有漁頭廟現存,蓋昔年魚鹽市 也。及後河溝壅塞,而市遂移東南浦頭矣。其路旁有 《祈保亭,中碑記》云:「昔年此地荊榛,午後絕人跡,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