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復州治竟陵。天寶元年,更沔陽郡為竟陵郡。乾元元年,又改復州為竟陵郡。寶應三年,竟陵郡復治竟陵縣。後晉天福元年,改復州曰景陵郡,竟陵曰景陵縣,縣名「景陵」 始此。宋改竟陵郡為復州,領景陵縣。至道二年,以玉沙屬景陵郡。熙寧六年,廢復州,以景陵縣隸安州。宋熙寧時,安州即今安陸府也,舊名安陸州。晉元康年,石城領竟陵縣。宋熙寧年,景陵隸安陸州。今安陸府轄景陵縣,猶沿晉宋故制也。元祐元年,仍置復州及玉沙縣,而以玉沙、景陵隸復州。端平中,景陵縣隨復州徙沔陽鎮,元還舊治景陵隸復州路沔陽府。至元十六年,改復州路為沔陽府,領玉沙、景陵二縣。明初為衛,後廢衛為縣。洪武初年,景陵為衛。三年,廢景陵衛為縣,調衛金州,以衛治為縣治。九年,改沔陽府為沔陽州,領景陵縣。嘉靖十二年,因世廟舊邸在安陸州,乃陞州為承天府,割沔陽州附屬之縣,隨州隸焉。景陵隸沔陽,非古也,始於至元後暨洪武初創制爾。夫晉領石城,宋隸安州,其制可考。景陵原隸安陸也,萬曆末漸不相屬。至天啟時,知縣程維英請《景陵》直隸本府,至今永為定制。

皇清改承天府曰《安陸府》,縣名如故,仍隸本府。《景陵》

「置縣以來,為郡屬者四,州屬者三,府屬者二,徙鎮者一,隸路者一,改名者三」 ,因時稱號,與時推移,不可不詳。

荊門州

古權國。漢臨沮、當陽、編鄀四縣地,屬南郡。魏改臨沮,屬襄陽郡。晉隆安五年,析置武寧郡,領樂鄉、長林。又立長寧郡,後改為永寧,領長寧縣。隋開皇十一年,省長林縣入長寧。十八年,復長林屬南郡。廢長寧唐武德四年,於長林縣東境立基州,並置章山縣。七年州廢,以章山隸郢州。郢州廢,又屬江陵郡。八年,省章山入長林。貞元二十一年,析長林置荊門縣。五代高季昌建荊門縣為荊門軍,治當陽。宋開寶五年,復置軍治,徙長林。熙寧六年,軍廢,縣復隸江陵府。元祐三年,復為軍。端平三年,又徙治當陽。元至元十四年,改為府。十五年,移治古城。天曆初,改為州。明初因之。洪武中,以長林縣省入,領當陽,屬荊州府。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仍領當陽

皇清改承天府為《安陸府》,州仍屬焉。

按《州志》:「州於春秋戰國為荊,於秦、漢為南郡,為編都,於魏立荊州,於吳立江陵,於晉為樂鄉,為武寧,為長寧,又為長林」 ,以其地有櫟林拱木,隱天蔽日也。隋唐又析為基州及章山縣,以房元齡父彥謙為基州行軍司馬,又為玉州,以卞和得玉於荊山也。又為荊門,以有東堡、西堡兩山相對,其勢如門也。五代為荊門軍。宋初為荊門鎮,後復為荊門軍,又廢荊門軍為荊門縣。元立為縣,又復為州,又為長林縣。明洪武為荊門州編戶六十九里,屬荊州府。故明嘉靖以興獻王封於安陸,入繼大統,遂改安陸為承天府,而以荊門屬之。

當陽縣

漢舊縣,屬南郡。《左傳》「楚攻王師於漳澨」 ,即此。宋、齊因之。梁又置安居縣。後周置平州,領漳川、安遠二郡。隋開皇七年,改平州為玉州。九年,州郡並廢。十八年,改安居曰昭丘。大業初,改曰荊臺,尋廢入。唐武德四年,復置平州,並析置臨沮縣。六年,改為玉州。八年廢,省臨沮,以縣屬江陵。高季昌置荊門軍於此。宋開寶五年,縣自江陵來屬荊門軍。熙寧六年,軍廢,縣復隸江陵府。元祐三年,復置軍。端平三年,軍移治此。紹興十四年,廢縣入長林。十六年,縣復置。元因之。明初,屬荊州府,後改屬荊門州。洪武十年,省入荊門州。十三年,縣復置,仍屬州。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

皇清改承天府為《安陸府》,縣仍屬焉。

按《縣志》,成周時有權國,蓋今邑分土之始。惠王元年,楚克權,遷於那處。杜預《左傳註》:權國在南郡當陽縣。桑欽《水經》:沔水自荊城東南流,逕當陽縣章山東,右會權口。酈道元《註》:章山即《禹貢》內方山,權水出章山,東南流,逕權城北,古之權國也。東南有那口城。權水又東入於沔。內方在荊門州東南。晉隆安以前,尚屬當陽,以楚嘗封越章王於此,因稱章山。唐司馬承禎煉丹於此,又稱曰馬仙山。秦為郡縣地。漢初為南郢、江陵地。景帝析江陵地置當陽縣,屬南郡。三國蜀以編鄀地為荊州,領當陽。時吳襲荊州,魏表孫權領荊州牧,又於襄郡置南荊州,蓋有三荊州云。魏取編鄀、當陽屬南荊州。晉隆安五年,析當陽及編縣地置長林縣,此為《荊門州》之始。《荊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