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1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卷目錄

 襄陽府部藝文一

  新修卞和廟記       周宋玉

  冠蓋里銘       漢荊州刺史

  羊公碑記即墮淚碑  晉李與初

  襄陽下教         梁蕭察

  登故宜城賦并序   唐蕭穎士

  宜城驛記          韓愈

  上襄陽李僕射啟      柳宗元

  孟亭記          皮日休

  襄州孔子廟學記       前人

  從樊澤求修孟處士墓牋    符載

  襄陽張瑞公西園記      前人

  襄陽穀城縣夫子廟記   宋歐陽修

  峴山亭記          前人

  襄州到任表         曾鞏

  襄州遍學寺禪院碑跋     前人

  襄州興國寺碑跋       前人

  韓公井記跋         前人

  長渠記           前人

  文選樓記          陳棋

  襄州遷學記         鄒浩

  御書閣記         李詞伯

  襄樊銘          李曾伯

  羊公碑陰記       元歐陽元

  南平樓記          虞集

  重修武安靈溪二堰記    何文淵

  封襄王制         明仁宗

  重修襄陽城堤記       趙永

  鎮南樓記          魯鐸

  襄城西東二堤永賴記    李大魁

  拓城記           郭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卷

襄陽府部藝文一

《新修卞和廟記》
周宋玉

「古名山勝境,與夫忠臣義士奮激之地,布於天下者 無算。涉兵火之亂,陵谷之變,能灼灼焉不滅於時者 有幾?或銘表祠墓,或款識鐘鼎」,一樹木,一水石,皆因 昔賢著名。後之人固當景仰愛慕興大之,而不可廢 也。而今之士者,不規規自持,則憒憒莫辯,視其摧毀 磨滅,不肯一動心於其間,於敬賢好古之志,為何如 哉?自西南九百里有郡曰襄陽,郡之西南一百里,有 邑曰南漳。邑之西北三百里有山曰荊山,有石室。《圖 籍傳》載卞和得玉之地,因而宅焉。舊有二廟,一處於 山,一處於邑之西南二十里。後因道路之艱,徙立於 此,今鞠為墟矣。扶風馬君來為邑令,下車之始,首訪 其祠,慨然曰:「是豈好古敬賢之心哉!」凡國家著在令 典,宜不可廢,命葺其在山者,復其邑之西者,以合於 圖籍之所載焉。不遠千里,求文於余,余嘗竊嘆和之 得玉兩獻而刖其足,徒抱之而泣,不少抑其志終為 時之所賞。得非自見之明,自信之篤,而刑禍不可以 屈之耶?精誠之至,雖庸昧者亦可以動之。後之人抱 道以求伸於世,志少抑而不行,已翻然悔其初,而內 自疚矣。曷嘗有若和之三獻玉而兩刖其足耶?苟若 和自見之明,自信之篤,則刑禍豈可以屈之?而精誠 豈不能感於上耶?

按:《舊志》以為楚宋玉作,故係之周。然其文有「郡曰襄陽,邑曰南漳」 之語。襄陽郡自魏始,南漳邑自隋始,且文氣不類戰國,扶風馬君亦無所考。當是隋、唐後另有宋玉,非楚也,存之以待考。

《冠蓋里銘》
漢·荊州刺史

《水經注》:「宜城有太山,山下有廟。漢末多士,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長數十人,朱軒華蓋,同會於廟下。荊州刺史行部見之,雅歎其盛,號曰『冠蓋里』」 ,刻石銘之。其辭曰:

峨峨南嶽。烈烈離明。實敷俊乂。君子以生。惟此君子。 作漢之英。德為龍光。聲化鶴鳴。

《羊公碑記》即墮淚碑
晉·李與初

公諱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其先晉羊舌大夫之 冑,當漢中興,始自南陽家於岱野,纓冕相繼,九世於 公矣。顯祖南陽太守,考上黨太守,咸有能名。公承俊 烈之高風,明哲之盛代,德擅規模,仁誠慈惠,其器量 宏深,容度廣大,浩浩乎固不可測已。其志節言行,卓 爾不群,神遊元默,散志青雲,弘之以道籍,博之以藝 文。於是仁聲遠耀,芳風遐流。十有七上計吏,察孝廉, 州郡不肯就郡。公休之四府並命,盤桓累載。乃公車 徵拜中書侍郎祕書監。於時當晉之盛,實揚英俊,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