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2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川來屬,又為防禦軍。世宗顯德五年,以汶川縣隸安州。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以安州復為建安軍防禦使,屬荊湖北路,領縣六。開寶中,省吉陽縣入安陸。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更建安軍為安遠軍,崇義軍為崇信軍,隸湖北路。仁宗天聖六年戊辰,隸京西路。慶曆元年辛巳,還本路。神宗熙寧初,為安遠觀察使;二年「己酉,省雲夢入安陸。徽宗宣和元年壬寅,以神宗潛藩,改安州,陞為德安府,屬荊湖北路。領縣五,治安陸。」 《宋史》:嘉祐八年,神宗自安州潛邸入侍英宗居慶寧宮,英宗授使安州,以潛邸陞州為府。高宗建炎四年庚戌,為安陸漢陽鎮撫使。是年,徙孝感,治於紫資砦,屬安陸鎮撫使。紹興三年癸丑,改孝昌,屬荊湖北路。四年甲寅,以岳飛兼黃、復二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寧宗嘉定十五年壬午九月,復以隨州三關隸德安府,置黃峴關、淮南十二關安之,故黃峴、武陽、百鴈、平靖共四關。度宗咸淳七年辛未,元兵城黃峴諸關,詔徙德安府治於漢陽城頭山。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己卯,自城頭山徙還德安府治,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十八年辛巳,罷宣慰司,直隸鄂州行省為散府,置軍民屯田萬戶府。二十九年壬辰,復屬荊州北路,改隸河南行省。三十年癸巳,改屬黃州路。三十一年甲午,改萬戶府為總管府。英宗至治初,改屬山南北道中興路。明洪武二年,始置安陸縣,以德安府治安陸,編戶七里,領四縣,隸湖廣行省。時應山、興安、狄將軍三砦未平,九年丙寅,降府為州,省安陸及孝感入德安府,總屬武昌府。十三年庚申,復陞為德安府,仍置安陸。三十一年戊寅,屬武昌道。嘉靖十八年己亥,置荊西道,改德安府屬之,徙黃陂兵,設守禦所於府治安陸。崇禎癸未正月十三日,李自成遣偽曹操據府城,監軍道章曠、總兵毛顯文復之。尋偽將白旺至,城仍陷。

皇清順治二年乙酉四月,蕩平逆賊州縣歸誠郡邑。

隸屬悉如舊制

雲夢縣

縣在府治南六十里。秦屬安陸郡。漢為西陵、安陸二縣地。有雲夢城。安陸縣南五十里亦有雲夢澤。按《左傳》「䢵子之女棄於夢中」 ,又云「楚子濟江入雲中」 ,並稱則曰雲夢。西魏於雲夢古城置縣,因以為名,屬城陽郡。隋屬安州,後屬安州郡。唐屬安州,省應城、澴陽二縣入焉。宋初,省入安陸縣,降為雲夢鎮。元祐初,復為雲夢縣。紹興中,徙治許落市,尋復徙故治。元末為賊所據。明初討平,仍為雲夢縣。

皇清因之。

應城縣

《春秋》稱蒲騷地,鄖子屬邑。戰國為楚地。秦為南郡地。西漢為安陸縣。東漢仍安陸縣,為竟陵侯國地。范曄書「竟陵侯國內有蒲、騷。」 三國歷魏、晉,為安陸地。南宋析安陸縣置應城縣,此建置應城縣之始也。孝武帝孝建元年,析江夏置安陸郡,始徙江夏郡治夏口,而以安陸縣為安陸郡治祈安陸北境置安蠻縣,南境置應城縣,并屬安陸郡。高祖建元元年,徙司州鎮義陽郡,領安陸、隨、南義陽二郡,以孝昌縣屬南義陽,永陽關、西安化、隨四縣屬隨郡,而安陸、應城二縣屬安陸郡如故。北魏文帝大統十六年,改應城為城陽郡,析安陸置雲夢縣屬之。北周明帝武成元年,置安州總管府於安陸,後改安州為鄖州,廢城陽之應城、隨州之溳水、應州之平靖等縣俱為鎮。陳宣帝大建十二年,北周鄖州總管以所領九州八鎮歸於陳,陳復改鄖州為安州。安州即德安府。隋煬帝大業元年,復置安陸縣,省舊吉陽入安陸縣,改京池為吉陽,應城縣為應陽。唐高祖武德元年,詔天下,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四年,平蕭銑、王世充,而安、隨二州始入於唐,改應陽為應城。宋太祖建隆元年,以安州屬荊湖北路,隨州屬京西南路,安州防禦,復為安遠軍,領安陸、雲夢、應城、孝感、吉陽、應山六縣。徽宗宣和元年,以神宗自潛邸入繼大統,詔陞安州為府,曰德安,名「德安」 自此始。孝宗乾道五年,置應城馬監。淳熙十二年,徙應城縣石牆驛於京山縣之曹武,更名曹武驛。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徙城頭山德安府,還安陸舊治,領隨及安陸、雲夢、應城、孝感等縣。明太祖吳元年,聶興宗、許成歸附。「洪武元年,命徐達徇下德安及屬縣,遣鄧愈伐隨州。元右丞王誠以城降,德安仍領安陸、雲夢、應城、孝感四縣。隨州領應山、隨二縣,并屬」 湖廣行省。九年,降德安府為州,屬湖廣布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