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2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盤基所跨,廣圓一百餘里,曰「懸鉤」 ,平懸眾阜之中,為諸嶺之秀。下有石門,夾嶂巉聳,高皆數百仞許。入石門,又得鐘乳穴,穴上素岩壁立,非人跡所及。溳水出於其陰,人以溳水所導,故亦曰「溳山。」 其水東北流,合石水,石水出大洪山東北,謂之小溳水。逕上唐縣故城南,本蔡陽之上唐鄉,即子常欲唐成公肅霜馬處。溳水東,又均水注之,東北流逕土山北,山上土山。又東北流入溳水。此溳水出蔡陽縣者。

漻水 在府西北五十里。水出應山,會於溳。又北出大義山,南至厲鄉,西賜水入焉。又東出大紫山,分為二:一逕厲鄉南,北有神農九井,亦曰烈山,曰賴國,有神農社。賜田水西南流入於漻,曰厲水,即賜水也。一出義鄉,西南入隨,又注漻漻水。又南逕隨縣,注安陸。

漳水 在府西南五十里。出大洪山,東流會入溳。沈括《筆談》:「清濁相揉為漳。」 漳,文也。漳與溳水合,色如䗖蝀,十里方混,故曰漳水。逕安陸縣故城西,即陶侃所築城也。合烏兔山之水,匯於洑水港,而注於溳。

瀖水 在府西南九十里。亦出大洪山,東流會入漳。

溠水 出隨縣西北黃山。南逕㵐西縣,又東南,㵐水入焉。㵐水 出桐柏之陽。呂忱曰:「水在義陽。」 㵐水東南,逕㵐西縣,入於溠。又東南,逕隨縣故城西。《左傳》:「除道梁溠,軍臨於隨。」 謂此水也。水側有斷蛇丘,即隨侯藥斷蛇得珠處。

均水 ,在隨西四十里。

浪水 ,在隨城南四十五里。水源俱出大洪山,而東流注於溳。又逕隨縣南、隨城山北,而東南注

遼水 ,出永陽縣石龍山,西南流與壽山水合,而西折匯馬坪港,注於溳。

紫石河 在府東十八里。

石河 在府西十里

七里港 :在府北五里。

女兒港 :在府西六十里。

龍鳳港 、梅家港 :俱在府東。

洑水港 在府北

孝義港 :在府西北三十里。

三陂港 :在府西北二十五里。

蒿橋港 :在府西五里。

駱駝灘 在府南五里

青龍潭 :在府西三十里。

滾鐘潭 在府城外東北隅。相傳昔有滾鐘於此,遂成潭水,自城而西,會至城東三板橋入溳。石牛潭 ,在府西北二十五里。俗云鬥牛石,舟人深畏之。《輿地紀勝》云:「水中有石如牛,溳水所經。」

天鵝池 在府北五里

龍井 在府西十里

德安郡邑,其山皆自鄳阨之塞蜿蜒而南,出為高原,平陸漫衍,山溪雨集,漰渹激觸,時或瀰漫,然立可待涸,故鮮水患。

府治。山勢自東城入,折而南為楊家山,後平為民居,今兄弟進士坊枕其東偏之支。折而北入府署,中為竹塢山,亦為紫金山,四狀元坊接其西偏之支,北接竹塢之支。俯臨溳水,為碧霞臺。舊有石柱,高二丈餘,亦曰石柱山。《形家》曰:「郡之嶂。」 南則由南岡迤遞,有峰獨上,曰鳳凰山。其下為石,以形似得名。後以藩封,增土壤而高之。《形家》曰:「郡之屏」 ,此郡治之形勝也。

山自秦關中幹歷隨陽二眉山下有楓香坳,澗水南折注馬坪港,匯賜水入於溳,此形家所謂「分龍」 之始也。疊嶂至應山之四望山,分枝而南,稍伏距郡東北五十里,有蔚然而起者,曰槎山,上有巉巖怪石,瀰望青蔥,秀色可掬,曰祖龍焉。稍折而西,正當郡之西北,曰壽山,一曰陪尾山。距郡五十里,高百丈許,其麓為寶藏禪師道場。天半莊嚴,煙嵐環結,蓋一郡之鎮云。《禹貢》「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 是也。

雲夢縣

葛藤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以產葛故名。今無葛,稱「張陂岡。」 有雨,神禱之即應,良然。

神山 在縣北鄉,即觀音岡。

壘筆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形如筆架。

楓梓岡 在縣北三十里。

石羊岡 ,在縣東十五里。其脈自科斗山歷三山而分。

九子墩 在縣東北。高二三丈,廣輪數畝,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