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2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王家橋 》喻由儉建,今頹。

《斗山鋪》橋 :今頹。

五里橋  、七里橋  、十五里橋 ,皆以邑之遠近稱也。

雲公橋   東蔡家橋  。宋家橋。

丘址港橋  。「躍龍橋   。」 黃龍港橋。「普安橋   。」 「《院藏》橋   。」 「女人橋。」

青石橋   。「楊家寺橋  。」 「三板橋。」

「白沙橋   。」 「爛柴港橋  。」 「太平橋。」

公孫橋   。白沙港橋  。《白沙河》。板橋。老石橋   。季家橋   。劉家橋。

梔子港橋  。「三㲼步橋  。」 「三㲼步」 ,「東河板橋。」

鳳臺橋   、梅家橋   、左石橋。

斗山鋪小河橋

南門河渡  、李家嘴渡  每渡船二隻、渡夫二名。

注泉河渡  、蔡家河渡  、白沙鋪河渡每渡船一隻,渡夫一名。

楊橋鋪河渡 、澴河鋪渡  、舊鎮鋪渡 每渡船一隻,渡夫半名。

滻川鋪渡  斗山鋪渡  馮鑾渡。

楊家渡   、《毛陳渡   》。《東山渡》。

《梁陳步》渡  。《石潭河》渡  。北涇嘴渡。《馬溪河》渡  。《石頭》渡   。「《趙師步》渡 」 ,以上十一渡俱未置船。

隨州

禮上關 ,隋文帝九年,改「東隋」 為禮山,有關官,有《禮山實》。齊禮山關,魏人謂之「東關」 也。

順義關 隋煬帝大業元年改順城為義。仵水關 ,在州北二十里,為南北隘道。古摩旌石座尚存。

「平林 」 ,即平林縣,在州之上名鄉,當楚豫之交,乃咽喉地。

蒼臺營 在州治東南七十里段家河東,遺址尚存。

關兒口 ,在州正北二百三十里,接桐柏縣界,古隘道。

界牌口 在州治北二百四十里。界河南,為古隘道。

漢東橋 :在州治南八十五里。

歲豐橋 在州治西一里。水衝塌,明弘治間重修。

紫石橋 在州南六十里。明知州晉承命重修。高家橋 在州城外一里。明重修石橋「五眼」 ,今名「五眼橋。」

阜民橋 在州南關

樂善橋 在州城東南十五里,水衝塌,明成化十年重修。

七里橋 在州治西七里。明末水衝塌。

皇清知州陳秉化重修。

通津橋 在州南關內。元至正元年修。

小通津橋 在州南關內,明宣德三年修。五里橋 ,在州城南五里,明景泰六年修。土橋 ,在州南二十五里光化鋪之上。

光化橋 在州東南三十五里。明成化二年重修。

雲潭橋 在州東南五十五里。成化九年重修。仙人橋 在州北門外。元至正元年修。明末因賊至,州人拆毀。

回龍橋 在州北二十五里。明成化十一年,僧募修。

孟家橋 在州西北七十五里。

塌石橋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

姑橋  、嫂橋 俱在金錢村。

梁家橋 在州西二十五里。

范家橋 「在安居店下,州西四十里。」

兩河口渡 在州西南三里。

木瓜園渡 在州西二里。

析河口渡 在州東南十五里。

浪河頭渡 在州東南四十里。

安居口渡 在州西四十里。

萬家河渡 在州西六十五里。

寺潭灣渡 在州西七十里官潭之下。

官潭河渡 在州西七十五里官潭之上一里。《應山縣》。

憾這關 在縣北七十里。又曰平靖關,即古冥阨,接信陽境。又曰杏遮關,《綱目》《集覽》作「行者坡。」 武陽關 ,《齊志》《玉篇》俱云即直轅也。一名武勝,在縣東北百二十里,接信陽境。《呂覽》九塞之一,魏元英攻馬廣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