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3 (1700-1725).djvu/1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傳言寶入武昌市,見網人售龜,外骨正白,長逾咫。奇

取,令僕夫豢之,久乃放諸江。後寶戍邾城,石季龍攻 邾且陷,寶與六千人赴江死,僕夫投水,若墮石上,獨 免溺。視之,乃所豢龜也,蓋長且三四尺矣。吁!是獲報 者,豢龜氏耳,非寶也。世傳誤矣。《郭子》曰:「白龜能活豢 己者。」事甚么麼,然到於今稱之不置。非謂人能利物, 將風人於善耶?嗟乎,亦煦煦者耳。昔者先王親親而 仁民,仁民而愛物,使蚑行蠕動,各得其所,故曰鳥獸 魚鱉,咸若其眾寡,視此何如哉?至仁無恩,報不足言 矣。嘉靖己酉夏,予載酒與客為《赤壁》之遊。時雨新霽, 綠虹半滅,移席臨流,相顧甚樂。客指點巖側曰:「此白 龜渚也。」余為之慨然太息云:舊有亭圮既新之,更刻 石為龜,奠之水濱,用彰往事。杪秋與客再至,睥睨一 視,江風颯然。

《遊崎山記》
茅瑞徵

黃岡山以百數,而崎山尤稱峻特。余神往久之,故事 非雩禱不至。深箐邃谷,游蹤罕入者。丁未冬日,會有 甌脫之訟,郡檄下邑,當從蘄水、麻城兩令君勘其地。 既命駕,張侯書來請,弛期乃徒御,已戒裝脂秣矣。因 顧曹掾所勘地去崎山幾何?掾對以三十里而近。余 曰:「若第裹半日糧,從間道濟吾事可乎?」遂決筴行。是 日宿丁家壋,土人稱去此數百武有孔子河,即子路 問津處。質明升輿,經桀溺沖,前有石梁,圮盡,流水湯 湯出其下。征人褰裳渡曰:「丘之不濟,命也夫!」廟一楹, 像宣尼,委土以當血食。余謂守僧津梁不遠,以君為 導師。已去,至道觀河,于時中春始從迂徑行荊棘中, 幾失道,遠盼青翠數峰,居民指傍為獅子岩,有大司 寇王公冢在焉。入山愈迅,束馬懸車,未至可十里許, 則下舂矣。舉頭忽見孤崖兀突,仰插雲霄。余下視,謂 有異,信步山麓,得樵子,稱為留雲洞。幽澗鳴泉,噌吰 不絕。其上兩崖交峙,止度一人,是謂土門。過此,視崎 山寺,邈若可即。暝色漸增,山僧挈燈相迎。余笑曰:「是 可當秉燭。」後騎昏黑,道者引炬燎原。余笑曰:「是可當 烈山。」山高風緊,輿行別無堪適,唯冉冉若墮身雲霧 而已。入寺,勢頗宏放,頹牆敗榱,所乏浮圖精室。越翌 日晨起,天欲雪,為舉濁醪數巵,徐詢山中遺碣,了無 片石,第盛誇剎本唐皇所留詠,多俚鄙不可讀。起步 門外,寺額「能仁」,猶出近筆。有橋旁鐫至治年日最古。 左嶺兩石,若傴且拱,曰「道人石。」余既探奇不息,趣屋 後山,雀踊躍,草蒙茸。至凈室洞,足力疲困,擁石少憩。 俯眺盂缽、小崎諸山,森森起伏,風斯下矣。中峰尚在 煙靄,攀藤鳥舉,始窮其巔。近龍王祠,有小喦穴,為祖 師洞。祠旁有井,冷然出水。山僧指其下有龍湫,隆冬 不涸。歲旱虔禱,取水即得靈雨。徘徊登眺,千岩萬壑, 競效勝山之下。果然,而反尋夜行處,松林竹蔭,真令 人應接不暇也。茅子曰:「予登崎山,而境內諸山若培 塿云。《語》稱『山不在高,有龍則靈』。茲山既以偉秀籠蓋 一邑,而尺水寸波,鬱鬱湧靈氣,其為瑰杰,可勝道哉! 乃窮幽極峻,不足謀遊士之屐;道險無徒,亦自然之 勢也。至神正一丘,領煙霞而含泉石」,又傲然自畼矣。

《遊陽城洞記》
吳國倫

陽城山,在盤塘西十五里,邇江與五郎磯相望,去予 州不盈六十里,山故無名,予數往來江行,亦不知其 中有洞。頃與方山人遊三山,還過蘄,蓋聞諸舟人云: 「其山故有仙人洞,草土蕪塞,不知幾千百年。往歲道 士數輩始營而居之。」有一道士,年最老,常蓬跣入穿 其中,上下屈曲,不知幾里。見洪濤從地底湧出,而聞 「江上曳櫓聲,知其處己與江通,疑有水怪窟其下,遂 驚而出,尋自散去,莫知所之。今其仙蹟故在,可一艤 舟造也。」予與山人忻然艷慕之,擬即取道一遊,會北 風驟急,巨浪拍天,舟不可艤,遂且棄去。山人曰:「得無 有待乎?」未幾,山人越元嶽數月不返,而王行甫適至 自黃,留醉北園者十日,買舟送之富口。富口諸故人 各攜具來視。予因就江岸與之席地飲甚豪,徐起步 月,登漁磯,瞰黃龍洲。指顧江北諸山,突兀天表,而所 謂「陽城」者隱隱在其西隩。是夕,行甫不能寐,而予門 人黃子登莊則大從之入舟,坐談漸曙,即趨渡口。須 臾登岸,行田間五里許,見磵道中奔泉㶁㶁有聲,心 喜之而莫知所從出。已,入一山,紓迴兩湖間,高可百 餘仞,而洞在其腹。未至洞二百步,有水洞一,蓋受山 心諸泉匯為盤渦,穿石罅而落,磵道者是也。時予病 酲道暍,稍自掬水漱之,即灑然神清。從二子攀躋而 上,得洞門,廣方丈,扶攜躡石磴而下,不盡一仞。地稍 平,四壁多赭碧色,而其泐處多滴乳。中有石榻,則道 士營洞時所遺,非仙蹟也。趺坐少選,乃令人秉炬深 入,得一洞,稍廣,而石益瓌瑋奪目,覆者若華蓋,褰者 若緹帷,挺者若玉筍,幹者若天柱,流者若霞液,湧者 若雪濤,紛而披者若地肺,屈而蟠者若雲根,與予州 《鳳棲喦》大相彷彿,心竊異之。己又緣磴而升,可仞餘, 得一洞,高廣數倍,儼然夏屋。而其四隅又各一小室, 幽莫可窺。其上之石,《牖廑》廑如箭括,可通日光,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