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3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玉泉 在縣西北十五里。靜練如玉。

玉虹泉 在縣東五十里,有宋紹興翰林王錫汝石刻題詩。

三槐井 在縣西北。邑庠生王邦懷植有三槐,建館,宅旁題曰「三槐書屋」 ,故鑿井亦以「三槐」 名之。

龍井 有四:一在鹽堆山,一在泊高峰,一在多雲山,一在塔山。

石井 在縣東北二十里橫河。

鄒家坳井 在縣治東街。相傳,有龍於井內白日飛昇。

鳳坡井 在縣西北,水甚清泠。

及泉井 在舊學前,教諭陶清臣鑿。

元妙觀井 在縣西元妙觀中。

倉井 在縣左側。「稻穀倉。」

麻城縣

木陵山 ,上有「木陵關。」

陰山 ,在縣西四十里。上有陰山關,下有陰山畈。

霸王山 在縣北十里。俗傳西楚霸王、項籍駐兵於此,下有陂,名「霸陂」 ,亦傳霸王飲馬處。九歇山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剪刀山 在縣東八十里。

丫杵山 ,在縣西五十里。有佛寺,僧無念初習靜處。

雲陽山 在鳴山之南,山勢西迤皆平岡,曰望花山,曰烏石山,曰青丘山,曰五龍山,曰高峰山,曰豹子山,統名邑南山。

龜峰山 在縣東六十里。《春秋》吳楚戰於柏舉,即此。東麓十里為白水阪,自麓達巘二十里許,山勢嵯峨,上有化主廟,傳即宋邑侯張毅大敕嶺 。山,在縣東五十里。

遊蕩山 在縣東四十里。俗傳唐王遊此,故名。下有「唐殿」 ,今址存。

什子砦山 :在龜峰東十里。宋端平間,徙縣於此。

雨流山 ,在縣東一百里。

四望山 在縣東十五里。元末,鄉人曾斌聚眾結砦保障。

白臬山 ,一名「白額山」 ,距縣東南三十里。山多怪石,上有雁臺。明萬曆間,僧道一住此。今有上院、中院、下院。

八疊山 :在龜峰東路。《縣志》云:在南路,距東南八十里。路曲折,上有亭有寺,行人憩焉。

鹿角尖山 :在縣東五十里。

甑山 ,在縣東三十里。

黃蘗山 :距縣東北九十里,在商城縣界。明萬曆間,僧無念開山建剎。出產茶筍。

雞籠山 :距縣東四十里。僧無念建剎。

大崎山 距縣南五十里,為黃岡縣界。自八疊山而鳳凰崖而東界嶺至此,山勢皆崱屴。其麓為小崎山、為象棋山。

駱億山 :距縣北八十里,以人名。下有駱家畈,一名落衣山,俗傳仙人落衣於此。峰巒層疊,發自界河羚羊山分水嶺。

奉道山 ,在清風嶺之南。中有蓮花石、仙人石、風穴、龍泉。下有滴水崖。距縣西四十里。

大安山 距縣西二十五里,中有古剎。山椒名「梅侯」 ,俗呼「梅花腦」 ,出剎北下嶺有石級,名「百丈階。」 自縣西七里至此,踰白沙關,為宋達汴京道。紫雲山 距縣西四十里,今界黃安,下至岐亭、丫頭山、馬頭山,盡邑之西境。

礦山 北距青山十里,中有古剎及龍王洞。鳳嶺山 :距縣北十里,俗傳曾有鳳至此。「基隆山 」 :在縣東四十里。

天井山 ,在縣東八十里。

玉霧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

祖功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九龍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土名「柏子塔。」 鳴山 ,在縣南四十里。

舞龍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有興福寺。

九螺山 ,在縣西八十里。故縣鎮,即岐亭。昔張憨子隱此,自號「九螺山逸人。」

飛龍山 在縣北三十里。傳寺棟畫龍飛去,故名。舊《志》云:「夏月不暑無蚊。山有井,旱可溉田。」 南為薄刀峰、仙姑洞、道觀山,層巒絕巘,縣治在其下。

五腦山 在縣西北八里。即土主飛昇處。有紫薇侯廟。

仙居山 在縣北十二里。有鳳凰岩,下有仙洞、石室、雲泉,即昔麻姑修真處,俗呼「麻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