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潺湲。風凄暝色愁楊柳,月淡宵聲哭杜鵑。萬丈赤幢 潭底日,一條白練峽中天。君還秦地辭炎徼,我尚忠 州入瘴煙。未死會應相見在,不知何「地復何年。」

《入峽次巴東》
前人

巫山暮足沾花雨。楚水春多逆浪風。兩片紅旗數聲 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劉郎浦》
呂溫

吳蜀成婚此水潯。珍珠步障幄黃金。誰將一女輕天 下,欲換劉郎鼎峙心。

《巴東留別官吏》
劉禹錫

三年楚國巴城守,一去揚州楊子津。青帳聯延喧驛 步,白頭俯僂到江濱。巫山暮色常含雨,峽水秋來不 恐人。惟有《九歌》詞數首,里中留與「賽蠻神。」

《荊門道懷古》
前人

南國山川舊帝畿,宋臺梁館尚依稀。馬嘶古樹行人 歇,麥秀空城野雉飛。風吹落葉填宮井,火入荒陵化 寶衣。徒使詞臣庾開府,咸陽終日苦思歸。

《松滋渡望峽中》
前人

渡頭輕雨灑寒梅,雲際溶溶雪水來。夢渚草長迷楚 望,彝陵土黑有秦灰。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 道迴。十二碧峰何處所?永安宮外有荒臺。

《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送歸江陵》
前人

看畫長廊遍,尋來一徑幽。小池兼鶴淨,古木帶蟬秋。 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留別江陵王少府》
張籍

迢迢山上路,病客獨行遲。況此分襟日,當君失意時。 寒林露遠驛,晚燒過荒陂。別後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晚次荊州》
宋·昱

孤舟大江水,水涉無昏曙。雨暗迷津時,雲生望鄉處。 漁翁閑自樂,樵客紛多慮。秋色湖上山,歸心日邊樹。 徒稱竹箭美,未得「楓林趣。」向夕垂釣還,吾從落潮去。

《將赴京師蒜山津送客還荊》
許渾

樽前萬里愁,楚塞與皇州。雲識瀟湘雨,風知鄠杜秋。 潮平猶倚棹,月上更登樓。他日滄浪水,漁歌對白鷗。

《送客歸荊州》
前人

莫言一樽酒。平昔與君深。秋色撲歸鬢。曙光生別心。 桂花山廟冷。楓樹水亭陰。此路千餘里。應勞《楚客吟》。

《渚宮亂後作》
鄭谷

「鄉人來話亂離情,淚滿殘陽問楚荊。」白社已應無故 老,清江依舊遶孤城。高秋軍旅齊山樹,昔日漁家盡 野營。牢落故園征戰後,黃花綠蔓上牆生。

《送故人赴江陵尋庾牧》
韓翃

主人持節拜荊州,走馬應從一路遊。斑竹岡連山雨 暗,枇杷門向楚天秋。佳期笑把齋中酒,遠意閑登城 上樓。「文體比時看又別,吾知小庾甚風流。」

《題開聖寺》
溫庭筠

路分溪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 裡,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 殿空。猶有六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

《巴東夜雨》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 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送人往荊州》
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送李參軍赴江陵》
戴叔倫

槐花落盡柳陰清,蕭索涼天楚客情。海上舊山無的 信,東門歸路不堪行。身隨幻境勞多事,跡學禪心厭 有名。公子道存知不棄,欲依劉表住《南荊》。

《經巴東嶺》
前人

巴山不可上,徒役亦徘徊。舊杙攲難度,朝雲濕未開。 瀑泉飛雪雨,驚獸走風雷。此去無停候,征人幾日回。

《題開聖寺》
李涉

宿雨初收草木濃,群鴉飛散下堂鐘。長廊無事僧歸 院,盡日門前獨看松。

《再遊頭陀寺》
前人

無因暫泊魯陽戈,白髮兼愁日日多。只恐雪晴花便 盡,數來山寺亦無他。

《秋夜題彝陵水館》
前人

凝碧初高海氣秋,桂輪斜落到江樓。三更浦上巴歌 歇,山影沈沈水不流。

《送劉秀才歸江陵》
杜牧

綵服鮮華覲渚宮,鱸魚新熟別江東。劉郎浦夜歸船 月,宋玉亭春滿袖風。落落精神將有立,飄飄才思杳 無窮。誰人世上為金口,借取明時一薦雄。

《巴東夜猿》
馬戴

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秋聲巫峽斷,夜影楚雲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誰知泊帆者,聽此不能眠。

《宿荊州江陵驛》
羅隱

西遊象闕愧知音,東下荊溪稱《越吟》。風動芰荷香四 散,月高樓閣影相侵。閒歌別枕千般夢,醉送江帆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