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析其北地置安化縣。元改為州。明復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湘鄉縣

秦置連道縣,屬長沙郡。漢因之。東漢析連道地,置湘鄉縣,屬零陵郡。三國吳因之。晉仍二縣,屬衡陽郡。南北朝、宋併連入湘為男國,屬衡陽郡。齊梁、陳廢國為縣,屬因之。隋省入衡山縣,屬長沙郡。唐析衡地,復置湘鄉,屬長沙郡。五代縣為馬殷所據。宋縣因之,屬武安軍。元陞縣為州,屬天臨路。明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六里,三廂。

攸縣

秦置陰山縣,隸長沙郡。漢析陰山地為攸,隸長沙國。東漢隸長沙郡。三國隸湘東郡。晉隸長沙郡。南北朝宋隸長沙國。齊隸湘東郡。梁隸潭州。陳隸湘州。隋隸衡山郡。大業中,省「攸」 入湘潭。唐置攸,隸南雲州。貞觀廢南雲州,隸衡州。五代漢隸衡州。宋屬潭州,隸荊湖南路。元改為州,屬天臨路。明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里。

安化縣

宋熙寧中,開梅山,割湘鄉東地、卲陽西地、益陽北地置安化。元、明俱因之,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戶九里。

按《縣志》,《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皆楚地,秦益陽地。漢梅山隸長沙益陽地。長沙王吳芮將梅鋗之家林,是為下梅山,故荊湖之間有兩梅山焉。安化為下梅山,其上梅山係新化,屬寶慶,隋、唐皆屬潭州,列為郡縣,其名不可考。《資治通鑑》:「後周顯德元年,王虔往諭群苗,說其長符彥通曰:『溪洞之地,隋唐之世皆為郡』」 縣,五代為獠苗所據。舊序,馬希萼兄弟自相魚肉,誘獠為援,故五代不得而郡縣之。宋熙寧五年十一月,章惇開梅山置安化縣,神宗遣章惇經制梅山,傳檄招諭獠人,建為邑,隸潭州。明年,敕名「安化。」 東割寧鄉地為歸化鄉,南割湘鄉地為豐樂鄉、邵陽地為常安鄉,西割邵陽地為常豐鄉,北割益陽地、武陵地,為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元至正兵亂,為陳友諒所據,其將賀興隆率兵歸明。明以其地仍為縣,屬長沙府,轄十一鄉,編十九里,後併為「九里。」

皇清順治四年,開長沙、安化仍隸長沙府。悉如明制。

茶陵州

周熊湘地。秦屬長沙郡。漢屬長沙國。東漢為縣,屬長沙國。三國吳屬湘東郡,晉因之。南北朝屬湘州。隋屬衡山郡。唐屬南雲州,聖曆置縣,屬衡州。五代晉屬潭州。宋建隆三年,復屬衡州。嘉定四年,析康樂、霞陽、常平三鄉置酃縣,屬衡州。元改縣為州。明初改為縣,後復為州,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長沙府疆域考       府志

長沙府疆域圖

長沙府疆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