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黃岡嶺 在西鄉三十四都,距縣三十里。上有龍湫。故老云:「昔楓梓大仙隱此種桃。」 立有祠廟。歲旱禱雨立應。

焦溪嶺 在北鄉三十八都,距縣二十里。其嶺上下十里,為郡縣必經之衝。峻崖險阻,行者苦之。頂之上有飛仙古井、石亭、風門洞口。嶺北之中有石泉清潔。明嘉靖十六年,巡撫顧璘過之,委邑人周文郁修之。郁委己資,鳩工鑿階級,置息亭。登者義之。明崇禎初年,邑民黎九思復捐資修砌磚路,路愈加寬,階級愈覺分明,人更稱便。

蘆洞嶺 在東鄉十七都,距縣七十里。北抵岳之平江,西連崖山,南接寶蓋,高千尺,徑路一十八灣。峰嶺插於雲霧之中,日昃乃見。楚天雲雨,擬諸「巫峽」 云。

長流嶺 在南鄉二十九都。其嶺起伏二十餘里,無人煙水食,途有不虞,非數十人不敢過其界。

高滸尖 在東鄉十八都高埠岡中。岡縱橫五里許,突聳孤峰,圖尖數十丈,呼為「山筍」 ,故名。天巖寨 在東鄉十六都,高山大嶺,懸崖險石,可容百人,即明洪武初邑人瞿文立立寨保障山也。

西山寨 在縣治水西。二山夾峙,一峰高聳。山無麓,攀躋莫施。頂有水,久暫可處。

龍虎寨 在西鄉三十三都。二山相連,一盤一踞,狀若龍虎,故名。昔張榮保障立寨,恃此險也。大光洞 在東鄉十八都,距縣七十里。北抵豫章,西接巴陵。峰巒疊翠,石泉駿駛,一邑奇觀。《一統志》作「大光山。」

寶蓋洞 在東鄉十七都,距縣六十里。群山拱立,上大下小,狀若張蓋,故名。《一統志》作「寶蓋山。」 洞陽洞 在北鄉五十四都,距縣六十里。其洞向南,南則曰陽,故曰洞陽。道書所謂「第二十四洞天。」 隋甯劉二真人開山棲隱,唐孫思邈於此煉丹。上有孫真人讀書崖、朝斗石、煉丹鼎。旁有石巖,巖前有物如丹藥,世傳思邈所遺。山澗有潭湫,水流入洞中半里許,石竇引光,所謂丹丘。按《離騷》「仍羽人於丹丘。」 註云:「丹丘石洞遙明之處,沙石朗然,內有龍象石痕。」 又云:「有病龍於茲,思邈療之。」 隋大業敕賜洞陽隱真觀,又賜洞陽書潭之府,今額不存。《一統志》作洞陽山。

山坪洞 在東鄉第九都,北亙蘆洞,南接高滸。草豐林茂,水秀山清,人跡罕稀,山崖峻拔,識者有絕塵之思。

大西洞 在東鄉第八都。山深土闢,居者多於山腰,行者皆於山足。日見人物高處,暮見火光半落,人謂之「小西湖。」

石馬洞 在東鄉第三都界,抵豫章之萬載。洞闊土肥,水田百畝,雖旱不竭。洞有巨石如馬,有神靈氣。洞民好鬥,每刑物以賽之。

楓林洞 在東鄉第八都。拱帶大西,深山長谷,又名「楓林坑。」 其間地闢土沃,居民稠密,內多喬木,凡採取者往焉。

古風巖 在東鄉第十都,距縣五十里。巖邃數十里,與毛公巖、白石巖相通。中有佛床、鐘鼓、棋枰、橋梁石柱皆白石生成。巖中黑暗,明火可照。溝水內流,伏隱本洞上橋瓴下至。洞口復出,灌田百餘畝。又名曰「仙人洞。」

白石巖 在東鄉。世傳蕭天仙在此修行,忽一日晡時,有白氣如雲上昇,石氣盈溢,四時不涸,旱禱有感。

弄光巖 在北鄉,距縣八十里。峰皆異石,渾然天成。上懸一石,橫出若舟,名曰「仙人座」 也。巖穴彎曲無涯,內有羅漢龕、孫真人丹竈。仙人石 在縣西八十里。

渭水 ,出大圍山,有二脈,名大溪、小溪,至二十都合流,經縣前入湘。

清渭水 在南鄉二十七都,至縣南浦子港口入湘江。

賀家湖 在縣鄒婆橋。湖寬百畝,春水漲溢,漁人獲利。

瀏川 ,其源二,俱出大圍山,一自東鄉十一都大溪流出,一自第一都小溪流出,至二十一都會合,橫過縣注西入湘。《一統志》作「瀏水。」

「渭川 」 ,自南鄉第十七都流出南市,至浦子港合瀏注而入湘。

濟川 在縣治東,孫隱山之左。其源出道吾,今洗藥橋港是也。過橋入瀏,世傳孫思邈洗藥於此川。

淮川 在縣治西,其源亦出道吾,今龍津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