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5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有洞天觀龍王祠,宋邑令郭允升詩:「誰將快劍斫蒼石,湧出玉虹三百尺。漭流直注古潭心,捲霧噴空潭影澄。大聲隱隱非雷霆,一洗萬古山無青。崩崖斷谷供奇秀,至今猶有龜蛇靈。我疑神龍宅幽邃,頷有驪珠貪熟睡。為君鞭起跨玉京,坐致商霖蘇旱歲。」

觀音洞 ,在縣北三十里,高三丈,廣數丈。自穴而入,空敞,中有觀音像,倚石而立,纓絡眉目,儼然如塑。後有江水,前有平石,擊之如鼓聲。桃山洞 ,去縣北一百三十里,內有千丈坑、和尚頸石、觀音岩、注水池、風洞、雷洞、龍洞有石謂之「龍床龍枕。」 有千丘田,遇旱,土人祈禱,則以木度千丈坑,擊索和尚頸而下,如千丘田,潤則雨驟至,師巫吹角則雷鳴。

十房洞 :在治北十五里,寬坦若廳。自廳入穴,有竅曰「天窗」 ,左右列十房,鐘鼓備具,擊之有聲。後有石田、石池。

燕子洞 ,在縣南十五里,中多石燕,洞口有石筍數莖。天旱將雨,則石筍水滴。

雷鳴洞 ,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方廣百餘丈,禱雨輒應。曾有遠人來禱,誤食牛肉,雷震幾死。今閼塞。

蜂窠洞 ,在縣南五十里,如蜂窠,風氣出入,春夏草外偃,秋冬內偃。

雲霄洞 ,在縣西五里。詳見《異事類》。

天井崙 在十二都。山極峭拔,隆起三峰。中有天井泉出,而四時不竭。

思磨崙 在十一都。高大尖秀,遠觀如畫。韭菜崙 在縣南五十里。自產韭菜,民取為食。孝順石 在縣南五十二里。石卓立路傍,兩相倚若接語焉。

旗竿石 在縣西北三百里。陳友諒建旗於此,有插竿孔。

道士石 ,在縣南一百里。

桃子凹 在縣北十里。相傳昔有仙人鬻桃於此,擲桃石上,至今石有桃痕。

湄江 出龍安山龍洞,與南溪鳳家溪合流數里,有石嵓水自嵓入。由嵓外洞口而出,經豐樂兜牛坡入湘鄉河。

溫江 在治南十五里,源出常安,有二窟,一清一濁,冬溫夏冷,或名為「東溫、西溫。」 厥流不遠,會為一溪,合湑江、雷鳴洞水,出湘江。

青羊潭 去縣東六十里,在芙蓉山上,六月寒氣逼人。唐天寶六載,有樵者登山,見青羊出臥潭側,隨入不見出,故名。

伊水 在縣西三十里。出黃柏界岩下,過縣前,經洛陽灣,出敷溪。湑江,出龍安山龍洞,與南溪、鳳家溪合流數里,有石岩水自岩入,由岩出洞口而出,經豐樂兜牛入湘鄉。

邵河 在十二、三、四五都。源出靖州綏寧縣澗谷,繇寶慶新化至縣界,下益陽入洞庭。

沉香溪 去縣西二十五里。出浮青山,經石壁合趙溪,會伊水入仙溪。

梅子溪 ,去縣南二十里。出橘子岩洞,流至縣郭東南隅洛陽灣,合伊水入仙溪。

善溪 去縣一百二十里,源出武陵縣,多沙石,至本縣界,流稍緩,可通小艇。

仙溪 去縣北三十里。源出二仙山,集眾溪合敷溪入邵河。

洞溪 去縣南二十里。源出山足,流至縣郭東南隅,合伊水入仙溪。

湛溪 在十二都。源出武陵界,入邵河。

羅紋溪 在縣西北三十里。源出浮泥山,合四里河入邵河,出益陽縣。

嵓溪 在縣東三里。山勢聳峭,昔人常避兵於其上,故名寨子崙。其下溪流迂迴數里,至縣東北入伊水。邑人郭瀚《過嵓溪,詩》曰:「故人邀我過岩東,景物無端入望中。流水幾灣涵碧落,寨山萬仞插晴空。隴梅未臘花先放,籬菊經霜葉尚穠。醉倚東風回馬首,野禽啼散晚霞紅。」

溫泉 凡四處,二在常豐鄉,二在常安鄉,皆冬溫夏冷。惟在常豐田心者,天將雨則水先濁。明鏡泉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水清如鏡,分流眾溪,四涯平坦,廣五六丈,深不可測,常滿不涸。由湘鄉黃連塘入湘江。

溫塘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水暗通探溪,乍盈乍涸。

磨塘 在縣西一十五里,有古石磨,至秋方見。白泡塘 在永利橋東。深蓄澄清,浮漚如泡。九龍池 在縣西北二百里。深不可測,有龍潛其下,禱雨多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