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志》:人性勁悍,朴實無華。多依山澤,業耕稼漁樵,不樂商販。間有僑居市井者,亦惟食力,冠鮮三加,婚鮮親迎、納幣、粧奩宴饗,窮極侈靡。又贅曰「倒粧門。」 喪尚佛事,葬多惑於風水。《瀏陽縣》。
《舊志》:士不干謁,人多高年,哭死多哀,客楫罕通,市無奇異珍玩之物。諺云:「東富西貧,南清北濁。」 其信然哉!
士習素尚敦樸,邇來漸入輕靡,然「聲《詩》經史」 ,人人知問津矣。
士子治經,《毛詩》居多,《羲經》次之,《尚書》又次之,《春秋戴記》習者殊少。童子入塾,多用七歲、五歲,俗云忌雙。
「士民之中,惟農最苦」 ,自昔然矣。然他邑之農勤,瀏之農隋;他邑之農多,瀏之農少,賦役難供,而田土悉荒而不治。
醴陵縣
語言不甚乖僻,但近萍者類萍,近瀏者類瀏,近衡湘者類衡湘,所謂「路通八省,音混五方」 是也。冠婚喪祭,禮之大者,惟士大夫家按而行之,餘皆婚娶不以時,喪祭多用樂,且信道、佛,受符籙,作預修等事。
湘鄉縣
湘之為邑,居長沙、衡實三郡之衝。其地犬牙相入,其民遷徙相互,其婚姻相接,其師塾游從相偕。是故長沙之俗文,其失也輕;衡之俗靜,其失也薄;寶之俗朴,其失也固。湘居三郡之中,失與之均也有之矣,然而合三郡之得相為節宣,則文而不浮,靜而不偷,朴而不陋,以成乎上、湘之風,則風俗之大凡也。
攸縣
其俗與諸邑大約相同
安化縣
民務農重本,俗尚質樸。性剛直,畏犯法。信佛、老,尚鬼巫。朔朢少者必環拜,尊長往揖。親鄰之家,歲時伏臘,則祭而飲酒。里有窘急,率醵金以相助。士夫勵氣節,守忠義,急於排難,以請托為恥。衣冠文物,擬於江淮。
元宵,街市競燈。神廟賽燭,大者如柱。夜靜,婦女多往觀焉,名曰「走百病」 ,士夫厭之。
冬以後行嫁娶禮,冰泮乃止。
安邑舊有「畫地刻木」 之風,今日民漸刁訟,至有指士夫守禮為迂者。
茶陵州
《地輿圖》:「厥田下下,厥土塗泥,其俗慓悍,鮮思積聚。」
《方輿勝覽》。頗有蠻風,尚勇好鬥。
《舊志》:「民性直而不曲,朴而不華。崇尚禮樂,信巫覡。農勤於耕,士勤於讀,女勤於織。」
長沙府祠廟考一 府縣志合載
本府。〈長沙、善化二縣附郭。〉
山川壇 洪武三年知府滕楫建於南門外。社稷壇 洪武三年知府滕楫建於湘春門外。郡厲壇 在城外西北。
城隍廟 在府城北,萬曆十九年重修。
關王廟 在湘春門外,王舊屯兵營也,今存。定王廟 在府東門外,祀漢長沙定王發,今廢。向士璧廟 在府城中,今廢。
吳王廟 在湘春門外,祀漢長沙王吳芮,今廢。周昭王廟 在東門外。昭王南巡,沈於楚澤,立廟祀之,今廢。
炎帝廟 在舊長史司。順治丁亥冬,民居災,知府張弘猷禱之,為立廟於此。
鐵相公廟 在長沙縣東六十里,神姓栗,名萬全,梁時陣亡,葬梅藪,禱雨輒應。
靈妃廟 在城東二十里,宋時為孝女羅氏建。楊將軍廟 在長沙縣東七十里,神本宋代生身,已六化矣,二十六代天師奏封英烈正直威武楊公將軍,今祀為「水神。」
文帝廟 在嶽麓山下。景帝二年立,今廢。烏程侯廟 在善化縣東三里。
孔聖廟 「在嶽麓書院」 內。
關王廟 在白箬鋪。正德間倭變,王助戰,倭敗,戰將叩之,自稱「善化白箬關神」 ,遂走。檄建殿,置香火田。今殿燬像存,日久廢去。
二聖廟 :在北門內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