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體。」又有雙石柱,旁有大松檜,環繞三遭,盤蔭百尺, 號曰怪松。有竹萬竿,李栖元自西來,將竹實種之。節 闊一尋,徑可數尺。其山多鸞鳳栖集。二曰雲英洞,深 逾千里,流水桃花,寒暑長茂。有異人居之,餐松食柏, 以草蔓為衣。山下採薪者,往往遇之,但云秦人,莫知 年代。《湘中記》曰:「雲陽之墟,可以避世,可以隱居,或名 秦人洞。其山西南有煉丹竈一所,皆石為之,灰燼如 新。石杵臼一所,其色瑩澈類真玉」,求之不見,不求自 見。其壇西隅,多出黃精茯苓。天台道士張元同行甚 精潔,天下名山無不遊覽。住此七年,顯慶三年上昇。 山有七峰,一曰石耳峰,其上有石耳,邑里常貢此物。 其峰有巨蛇,身長百尺,目閃電光,牙生劍戟,遇者輒 遭吞噬,後有敕斷此物合抱之木,高數尺,盤屋而已。 二曰偃霞峰,其上多有紅桑紫柘,靈草嘉木,皆神所 植。元陽之月,雨澤多自此而起。一境甘潤,草木滋繁, 鳥獸相呼,自然馴狎。三曰紫薇峰,其上有華英之石, 上如華蓋。其下巖磴深邃,莫可窮究。瀑布泉畔有一 石人,身長六尺,四肢柔潤,宛類天成。頭髮七尺,如今 之石髮也。張元同嘗擊之曰:「汝何人也?」石人云:「秦之 玉」工也。昔因小過待罪,遂逃於此,歲久乃化《石人》。四 曰石柱峰,其上有丹桂千株,百年一實。山中採薪者 號許多。呵得其實,餐之延年數百。後陟此峰,不知所 止。五曰白蓮峰,上有白鶴池,水不盈不竭,常湛湛焉, 莫測深淺。池有白蓮,形奪霜雪,一朵千葉,一房百實, 大如雞子,其花如扇。昔羅浮先生自先天二年朝玉 京回,經華蓋白蓮峰,得蓮實,遠尋雲陽之山,遂種實。 此地多有彩雲白鶴,自天而下,因得其名。中有二峰, 俱在此山之側,一曰「隱形峰」,常有雲霧隱藏莫知其 形狀,或遠凝莫能見其形,採樵之夫,多迷此道。一曰 「正陽峰」,旦暮之間,恍迷其象,低於眾峰。二月八月十 五日,隱隱不見,良久,煙霞四合,但無所睹。《列仙記》:「隱 草,仙人常出於此峰。」其碧溪之東流十五里,轉歸此 溪畔有蘭香遠聞數里。水生紫菖蒲,一根百節。張元 同常攜山下人陳士華採之,延年數百,卻老還童。聞 有露菊千叢,金條玉蕊,風觸聞鐺佩之聲,馨香無加, 深為奇賞。元同剪之為蒲,瞬息之間,一如其故。菊花 釀其石,「苔紋斑駁,外實中虛,為人為獸之象。又有椿 檜松杉,並聳拂雲之幹。垂蘿引蔓,巖崖不可勝數。良 材杞梓,堪為柱石,白檀紫檀降真香。」東南有桃千樹, 實大如瓜,花發無時,人得食之,便能輕舉。白鹿青牛, 多生其所,亦名長春塢。有人至者,便聞仙家雞犬之 音,如四時之聲。中有奇禽異獸,一曰山雞,玉羽金冠, 毛如錦繡,尾長七尺。若或一鳴,眾禽驚駭,類如鳳也。 二曰練雀,形如霜雪,翔若飛練,與眾禽栖集,常占四 隅。立秋之節,群鳥歸焉。三曰「元豹」,中秋雨露之旦,不 飲不食,聲又噪於諸野,非同血氣之類。四曰猿猴,歲 久變白,安戲於群居中,多在赤松壇畔,能作四時之 音,春啼夏哨,秋吟冬叫。至今山下大道村堡,尚有聞 焉。
長沙府部外編
《搜神後記》:長沙醴陵縣有小水,有二人乘船取樵,見 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 有人跡,異之,乃相謂曰:「可試如水中看,何由爾」,一人 便以笠自障入穴,穴纔容一人,行數十步便開明朗, 然不異世間。
《府志》:吳芮塚在長沙縣北。郭頌《世語》云:「黃初間,人發 芮塚,取木於縣,立孫堅廟,見芮尸容貌衣服如故。吳 平後,其發塚人於壽春見南蠻校尉吳綱曰:『君容貌 可類長沙王吳芮,但君微短耳』。綱瞿然曰:『是先祖也』。」 自芮卒至塚發四百年,至見綱又四十餘年矣。 漢武時,田父牽赤牛渡江,漁人辭以船小難勝,田父 曰:「但相容。」於是人牛俱上。及半江,牛糞於船,田父曰: 「以此相贈。」漁人怒其污船,以橈撥糞棄水。後覺是金, 隨躡之。但見入嶺,掘之不能及也。今善化縣有金牛 岡云。
高昱艤舟昭潭,夜窺潭上三大芙蓉,有三美女各踞 其一,相謂曰:「昭潭無底橘州浮,信不虛言。請言所好」: 一曰習釋,次曰習道,次曰習儒。又請算明日合得何 物,曰:「各從所好。」明旦,果有一僧渡至中流而溺。又有 道士、一儒生,一溺死。俄有舟載一叟,云是祁陽山叟。 昱遂述其事,叟怒,取朱筆篆字,命弟子送入潭底。有 三白豬臥石上,見符至,化三魚。明日黑雲風雨,有三 大魚沿流而去。
唐時,洞庭前忽有一島,有城如雪,圍之約百餘人居, 其上漸窄狹,中間不過數丈,眾人甚懼。有一湘媼,善 法術,飛劍斬之,霹靂一聲,城遂崩,乃一鼉,長千餘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