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7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文廟「於城內。」 撫院韓捐資五十兩,知府梁碧海捐。

資二百兩。通判余啟騰捐資百兩,知州羅守疆損資百兩,協力鼎建門廡、堂齋、亭閣、號舍,次第興舉。

諫議書院 在紫陽山中,宋諫議周儀讀書處,今石室尚存。明成化中,都指揮周斌重建。鰲山書院 在學內右群石中,祀周、程、張、朱諸先儒。明嘉靖壬戌,同知蒙大賚昌應時先後修舉,集庠之秀彥為文會,郡太守陸東有記。社學 在城西二十八里各一,共三十三處。萬曆乙亥,知州宋純仁建。今俱燬。

學廛 在學左空地及櫺星門外。左至四牌樓,右至儒學舊門及儒學街外一帶俱有鋪屋,四季納租入官。今俱燬地存。

學田 龍潭田,六斗,龍口塘田,六石八斗,赤塘田,二石二斗。明隆慶乙巳,岷王玉谷捐俸銀一百一十兩,買民龍廷表赤塘田二十二畝。州守蔣時謨有記。每年納租穀六十三石六斗六升,銀六兩三錢六分六釐。

黃茅田,八斗,南路田二斗五升,七里橋田二斗五升,林家沖田三斗五升,文貴田六十三畝八分九釐八毫,并清出田在內,此及下五項,俱在《吳州守崇節碑記》。

白塘田五斗,鍾楚衝田二畝,謝阿何田五畝,羅開八田一畝九分,何其信田塘一十六畝,蕭禮田六畝三分二釐。

新寧縣學 在舊治東北一里。始自宋紹興元年,即金城村為治,而學建焉。元因之。延祐二年,達魯花赤童帖木兒重修,教授張圖南「記。」 至正兵燬,明初於舊址重建。正統己巳,猺變廢圮。景泰辛未,從今治,隨建學宮於治東。成化癸巳,僉事蕭祺拓基增建。正德丙子,知縣李華改遷於郭門東上坊橋左。嘉靖戊午,知縣孔弘化復遷縣右崇教宮。萬曆甲申,知縣彭商英遷金城村。戊戌,知縣章應韶遷城陂上,形勢弗利。天啟癸亥,知縣馮福謙采諸生議,復明初舊址,形勢煥然改觀。中大成殿,旁兩廡,前戟門、櫺星門。廟左明倫堂,兩序「居仁」 、「由義齋」 ,前為儒學門,後啟聖祠,右敬一亭,左右為名宦鄉賢祠。學左建文星樓,并遷寶安寺於龍砂,以培風氣。明末俱圮。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崔琦、署印訓導李上苑重建。

康熙二十二年,知府梁碧海捐銀五十兩。通判署縣事捐銀五十兩,行學修補。

社學舊二所 ,四遷學與民兌地,今建於學左,凡三間。

義塾 通判署縣事余啟騰,用價買民地建學田 ,土名「小麥」 田僧海宗共租一百二十石;鄧應洪租六石;李宗榮一石二斗五升;權應貴、宗聖田共租五石,收糧入僧海宗戶。顏宣絕戶田二十畝,租二十石。通共學租一百五十二石二斗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