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鄉賢二祠於廟門左右,以翼大殿。移樂器、祭器二庫於東、西兩廡,傍建宰牲房、神廚於櫺星門內。增修明倫堂,後為教授宅,東西列齋凡四,「志道」 、「據德」 、「依仁」 、「游藝」 號舍若干楹。前為儀門,又前為儒學門,門內東為訓導宅凡四。三十四年,知府鄧以誥復修,郡人參政伍讓《記》。四十二年,知府劉春增修。崇禎七年,推官師教隆又重飭之,郡人副使陳聖典為之記。十六年,逆寇張獻忠犯衡,堂廡盡燬,惟前廟門及後敬一亭僅存。廣文博士皆僦民居。
皇清順治九年,巡按御史李敬與兵巡道張兆羆知
府陳起潛重建大成殿,凡五間,東西廡各九間,增修廟門,一時煥然更始焉。十四年,偏撫袁廓宇復踵成之,又仍廟左舊址,建明倫堂五間。白門余天溥書《大學聖經》一篇於堂壁,左右為廊舍各三間,儀門、儒學門次第修復。十六年,知府李光座建啟聖祠於廟後。然規制粗備,而視舊為略。如名宦、鄉賢祠東西齋庖號舍及教授廨,皆闕焉。康熙七年,張奇勛乃復加修葺,凡堂齋門廡施以朱采,延諸生課讀其間。時議修復舊制,然費鉅工繁,不能無待焉矣。
石鼓書院 在郡北二里所。石鼓山踞蒸湘之會,宋時州學也。奇特秀麗,為湘東八景之一。舊為尋真觀。唐刺史齊映建合江亭於山之陰。元和間,士人李寬結廬讀書其上。刺史呂溫嘗訪之,太守宇文炫於山之東題曰「東巖」 ,西題曰「西谿。」 宋至道三年,郡人李士真援寬故事,請於郡守,願即故址創書院,以居衡之學者。至景祐二年,集賢校理劉沆來守衡,請於朝,始賜額曰「石鼓書院」 ,遂與睢陽、白鹿、岳麓稱「四大書院」 焉。淳熙中,部使者潘峙、提刑宋若水先後修葺,而連帥林栗等咸捐金相之。晦庵朱文公有記。見《藝文》。開慶巳未,燬於兵,刑獄使俞琰拓故鼎新,一復舊制。提學黃幹出公帑易茶陵田三百五十畝,以膳生徒。元末書院復燬。明永樂十一年,知府史中始圖修復,又更兵巡沈慶,知府翁世資相繼營度。歷弘治初,何珣來知府事,迺克就理。書院前為櫺星門,次為禹碑亭。亭之東西翼以號舍若干楹,關西劉璣守衡時所建。亭後為敬義堂,睢陽張一霽建。循石磴而上,中為
先聖燕居堂,有宋時故像,蓋肖之祕閣畫本者。堂
前為露臺,左右皆石磴。再循而上為風雩亭,亭後為講堂。知府周詔建,旁列主靜」 、「定性」 二齋。知府蔡汝楠立。堂後為先賢祠,祀昌黎、晦庵、南軒、勉齋、李寬、李士真六人。萬曆間,中允曾朝節請祀濂溪,蓋七賢云。祠後有砥柱中流一石坊,後又一祠,祀寓賢湛甘泉、鄒東廓、程天津。鄉賢祀岣、嶁詠、劉岳,《亭黻》、劉仁山穩、王楚陽萬善亦為七賢,各肖其像。又北為仰高樓,宋俞琰建。樓下為合江亭,韓昌黎詩刻在焉。又名綠淨閣,取韓詩中「綠淨不可唾」 之義。亭背石壁峭立,石底勒「朱陵後洞」 四字。昔有得道者,謂從此達衡山,僅三十里許。然本無途徑,惟頑石嵯岈耳。後有鑿之者,已失其初矣。萬曆二十年,同知沈鐵大書「濯纓濯足於石」 ,置合江亭下,又謂之「滄浪亭。」 蓋寓意於湘清蒸濁,聽人自取,以諗後學也。萬曆四十年,巡按史記事觀察鄧雲霄度敬義堂後隙地,建大觀樓。樓下為迴瀾堂,以石為柱,簷牙嵌空,流丹若虹,稱為壯麗,鄧雲霄有記。歷崇禎十五年,提學高世泰重加修葺。未幾,以兵燹燬,燼蕩為瓦礫,惟「《合江亭》猶存。
皇清順治十四年,巡撫偏沅都御史袁廓宇重為創。
建,命知縣余天溥董其事。中為武侯祠,前立大觀樓,樓下為七賢祠,右為公署五楹,兩廡各為書舍,規制略備。康熙七年,今守張奇勛於大觀樓崇臺之下,立號舍二十餘間,拔衡士之巂者肄業其中,每月兩試之。
學田 伊山寺田三十畝,原納租穀二十七石,糧一石三斗五升。在光政一都六甲。每年除納正賦外,折租銀二兩八錢。
學塘 會館塘一口,在府學右,係理學甯咸置,原無糧稅。
衡陽縣學 學在縣西城外,即宋龍圖閣學士鄭向故宅。宋開禧三年,縣令唐曄始建大成殿五間,左右列兩廡,各五間。前為廟門,又前為櫺星門。門之外為泮池,即西湖塘。廟後為明倫堂,左右為二齋、《博文》《約禮》。堂之後為亭,亭後為尊經閣,閣之左為教諭宅,左前為訓導宅,又前為啟聖公祠。儒學門在櫺星門左。元至正七年,僉憲周驤因泮池沒於寺,僧力復之,劉簡有「記。」 元末燬於兵。明洪武初,知縣周岳即舊址重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