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8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嶽廟 在城東一百四十里,地靈神顯。明嘉靖壬子災,土人周仁昂重建。

南天廟 在城南二十里。峰巒擁簇,澗水瀠洄,景甚幽異,遠邇祈禱焉。

金紫廟 在城西三十里。神甚顯,為黃茅山主祀。

石馬廟 在城東宣恩門外。

鼓響廟 在城西

昇平廟 在城西

雲蓋廟 :在城北小青山。四神皆有功於民,故專祀之。今失攷。

鼇山廟 在城東古墨池前。公姓李,秦時人。性至孝,早孤,竭力賣薪以事孀母。每進一菽水,必得母歡顏,然後退。值秦築邊牆,公以獨子當行,哀於官,不許;竟往。得盧侯丹服之,遂得竣役返,母亦無恙。俗傳靈異,晉封「墩祭侯」 ,元封「墩祭公。」 明初,汰淫祠,公以「忠孝疏」 行,祀鄉賢。舊廟在儒學內,後改為書院,祀公於前。萬曆戊申,大水漂祠,其像隨水東下,忽逆流上至蕭公廟。庚戌,神附人言:「還我故境。」 時學前耆老潘一桂、張忠、吳文憲等,市地鳩工,立祠專祀,門樓、廡殿具備。天啟甲子,增修學宮,每歲六月十三日,為神誕賽之。潘一桂建立石碑于廟中。

皇清初毀,惟「正」字獨存。康熙三年重修。

渠渡廟 在州西北二十里。凡大水及祈嗣往禱感應。宋慶元二年,賜靈濟廟額。嘉泰二年,封廣會侯。淳祐十一年,封崇福公。靈蹟甚多,載于《廟記》。

寧遠廟 在州南二十里。神姓劉,名賜。宋熙寧二年,寇叛,神以征討有功,歿於王事,封上將軍,立祠祀之。元賜「寧遠」 額,俗稱秦王。

白沙廟 在威溪舊都梁地。神姓楊,本處人,兄弟俱有異蹟。從分水凹決溪,入雲山左麓,紆流至西延橋,合濟水六十餘里,溉灌千畝,水旱禱者輒應。宋元間封威烈侯,祀白香湖;威溪侯,祀南寨。

八蜡廟 按八蜡之祭,所以重農而勤民也。明嘉靖九年,詔舉行。寶慶府知府王錄檄行本州,設祭於社稷壇。

武侯祠 舊在州左,宋郡守汪立忠建於城南小巷。

判官祠 在治北十里。元通判張公,江西新淦人,愛民有惠政,民立祠祀之。

潭王祠 「舊志」 按潭王為明太祖第七子,始封長沙。考《吾學編》載,潭王坐事自焚,其在本州,原無建置。隆慶元年,遣太常卿王凝展祭,無所權於報恩寺祀之。至萬曆元年,遣給事中張楚城展祭,仍前權祀。後楚城回疏,敕禮部行州建專祠。時知州宋純仁奉檄建祠東郊,去城里許新寧縣。

山川壇 舊在縣學旁,知縣沈文系改於城東南。

社稷壇 在治西南

厲壇 在東北半里。明正德辛未,知縣呂深改建。

城隍廟 在城永阜門外。明正德丙子,知縣李華改遷縣治東五十步,即舊學基建廟三間,東西廊各六間,大門、二門各三間。萬曆癸丑,知縣袁劉芳制田十三畝五分,以供香火。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崔錡修。

漢壽亭侯廟 在縣永阜門內。居民混雜,廟貌卑隘。萬曆乙巳,知縣沈文系於懷遠門西城建修,有「記。」 萬曆癸丑,知縣袁劉芳改建縣小麥田舊址,買就田塘。

皇清康熙二年,崔錡重修。

白公廟 在城南渡,祀楚大夫白善。

飛山廟 在治西十五里。

沈水廟 距黃龍五里。祀伍公之神。

油水廟 在治東七十里。祀呂公太保之神。在亂石灘側,舟人過之必祀。

水神廟 在縣東二里。祀神禹及陳公大夫之神。

袁侯廟 在演武亭前。邑侯袁劉芳蒞任五年,陞紹興同知。民懷其德,建祠祀之。每歲收侯所買小麥田租十石公用。

雷霆廟 在縣東二里

雷神廟 在城南三里。元劉廷有《記》。

五顯靈官廟 :在城東新街。兵燹盡毀,邑令王秉直重修未就,邑令崔錡捐俸修完。

趙公廟 在城隍祠左。前有古井,廟貌逼窄,邑令崔錡更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