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8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如培塿連比如瓜瓞𤁻,視此邦無聳秀峰巒可寓 目者。明年春,揮使李君廷震屢語以「桃花洞可遊乎?」 予以政未洽於民,遊非所宜先,且以「𤁻視之心存於 中」,辭之。又明年春,周君文盛有王事,來駐使節,予與 通判曾君布之拉其往遊,從李請也。洞距城南七里 許,山皆土,而洞皆石門,㟏岈外豁廣。尋入路,石險不 平,且幽窈,須束火入行,可數十丈乃至。洞門之廣,高 加廣三之二,上有《漏日》一穴,人呼為「天窗」,滅火亦明 見鬚髮。洞之石側生者,如玉筍、如水溜,四出者如獸 頭、如爪、如鱗甲、如人之垂臂、如抱膝、如擁劍戟,其竅 如截筒、如蜂房。怪奇之狀,不可盡以名言周,怖而先 出。予與曾見崖間有昔人篆刻,細辨其點畫,皆可成 誦,以目倦未竟其高者,洞內左有小路,可容一人行, 戒從者入數步,窅無所見而出。山下人言:「嘗入其內, 歷二十小洞,一洞有路,低不可行,匍匐入,約三丈,有 大洞,廣且高明袤遠,其石狀尤奇,若不識其始入之 路,則迷不得出。」予聞是言,雖欲入,而慮地非人跡所 常,履有蛇獸毒,不果。李命芟草彝洞前地,加木覆竹 薄為屋,以蔽風日。布席行酒,取小瓷瓶與著作壺矢 投以為樂,亦節飲也。李使述一言,俾洞名於四方。惟 予至是邦,未始游遊,於是洞始洞無表,表名,以李言 而知可游,不知其如是怪且奇,幾失其實。在人亦然, 徒以人言而不察其實,亦如𤁻視是洞,失人者多。故 《孟子》語齊王曰:「然後察之。」意人之難知,又非如是洞 之易見。予於是乎有感。周名郁,阜城人;曾名宜,臨川 人;李名輔,寶慶衛軍政官,鳳陽人;予名省,字世修,黃 巖人。游之日,三月十有八日也。

《新寧縣石城記》
李東陽

新寧,古夫彝地也。蓋自宋紹興間,平楊再興之亂,始 即金城村為新寧縣,隸武岡軍。元時兵燬,洪武初始 復為縣,隸寶慶府。正統己巳,峒人楊文伯復亂,總戎 李公震平之,其地久不治。景泰辛未,知縣唐榮奏徙 治於舊縣西二里許,築土為城,城且壞。成化庚寅,右 副都御史吳公奉命南巡,湖廣按察僉事郁公文博 議,以為修石城便。吳公曰:「然,吾志也。」遂下有司。寶慶 知府謝侯省狀,其民寡,貧不克事,宜勿修便。吳公曰: 「然,吾不以煩民。」取其在官者五十人,乃罰贓為費,摘 戍為役,命都指揮同知劉侯斌董厥事,長沙衛千戶 陳剛、邵陽縣主簿汪玉分理之。輦石伐木,薙冗除穢, 消突補罅,墉而扃之,既固且完。凡為圍若干里,為崇 若干丈,經始於是年冬十一月,越明年秋八月成。維 時論者,以為興舉廢墜者,監司之職也;愛節民力,督 率成功者,守牧之事也。兼採群策,左右而麾指,恩令 偕行,情法并用,各得其所者,大臣之能也。僉憲之議, 微都憲莫能庸;太守之志,微都憲莫能成。揆厥偉功, 咸歸之吳公。且公之南巡,而暑不張蓋,險不御輿,夙 出而夕息。地不遺僻,郡政不弛,末節耄倪仰賴,若戴 父祖。貪官黷流,聞者股栗;猺獠服其威信,流徒悅其 撫徠,士卒樂其驅使。故茲役也,吏胥有治,民壯有守, 禦侮有備;民無怨聲,官無殄財,功肇于無前,患消于 未萌。使天下之郡縣,咸有疆屏,何所不守?循茲成績, 歲視時葺,由今日以及千萬年,何所不至!吳公之名, 與城無窮,宜有記述,勒之金石。壬辰之夏,東陽展墓 歸茶陵,獲睹公之丰裁,而謝侯者實同舟,因敘茲城 本末甚悉。侯歸治,則遣使請於予,予湖人也。輒先閭 巷,作為歌詩以頌公,以示於後人。其詩曰:「維郡之墟, 中有夫彝。地險且崎,溪迴洞旋。椎卉為鄰」,以世以年, 築塊為城。其尚可乘,居人弗寧。圖初及終,伊疇之功。 噫我吳公,惟厥庶官。惴然務先,烝民再懽,石城憑憑。 譙樓鼓聲。城門夜扃,聖明大熙。安不忘危,惟古之規。 維公南巡,有惠在人。茲城磷磷,億萬為期。何以永之, 責在有司。

《論處置城步蠻寇事宜疏》
吳宗周

「臣聞此四十八寨,通約不上五六萬人,控引廣西,襟 帶湖廣,矯、虔內地,三邊皆藩周處郡縣,西自島彝沙 漠海洋,得其人不可使,得其地不可耕也。向來叛服 靡定,屢經勦撫,祇以谿峒險僻,未嘗得一處置之方。 故至於今,緩之則豺噬鴟張,干紀而流毒;急之則鳥 驚魚散,依險而逃誅。」而李再萬者,輒敢僭稱名號,虔 「劉官軍,擄掠印信,荼毒生靈,污衊婦女,四旁之民,不 勝慘蹙,仁人君子所不忍聞,亦何惜而不為處置,以 活此一方人也!」邇來鎮巡等官將受命討罪,又恐濫 及無辠,遣兵招撫。蓋謂肆逆者李再萬與脅從有稱 號者耳。其餘固有原未入寇,返被再萬驅迫不得不 從者。是故誅其首惡,而撫馴其大眾,「征之撫之,皆足 以盡一時之良法。賊平奏凱,固可想見矣。但未思裔 狄為患,自古為然,與其征勦撫馴,以盡一時之良法, 不若使之久安而長靖也。臣愚以為莫若因征勦既 平之後,編籍其人民,比依施南、芒部諸宣慰、宣撫長 官司例,為之一二衙門,令諸苗有所彈壓,而其官長 者亦惜官祿以傳子孫,此上策也。又或不然,莫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