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8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黃龍岡 ,在縣西北三十里。相傳昔有黃龍見此。

分水岡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與湘鄉為界。馬嶺岡 ,在縣東南五十九里。高二百丈,周迴五里,其形類馬。

曾青岡 在縣西北界,產曾青,可合仙藥破岡 。《湘中記》:宋大明中,望氣者云:「湘中有天子氣,遣謁者巡視,斬岡石以壓之」 ,後湘東王遂為天子,即明帝也。

天聖巖 在縣西南四十里。巖下有小龜,凡禱雨,龜出雨輒至。白雲真人申泰芝修真於此,丹竈在焉。其下有仙跡。虎崖 在縣東八十里。恠石怒立,高可十丈,玲瓏森挺,有若屏障,黃荊生其間,大徑合抱。右有石壁峭列,中通一縫,纔容人度。蒼藤亂竹,蒙茸蔭覆,靈幻之跡,亦稱天闢。惜境處窮荒,遊人罕到,未經題詠,名勝莫傳,有緇流數輩,構庵居之。朱陵後洞 在石鼓山,相傳有仙從此入南岳,朝往暮歸。今塞

「妙喜洞 」 、雷洞 ,俱在岣嶁峰。

湘水 在城東,源出廣西興安縣之陽朔。湘、灕同源,分為二水,南為灕水,北則湘川,東北流過零陵五里,與營水合,達於衡陽,蒸水入焉,會流於石鼓之下。羅君章《湘水記》:湘水之出於陽朔,則觴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其中也,今通謂之瀟湘云。然君章所記十五水無瀟,獨柳宗元《湘口館詩敘》云:「瀟、湘二水所會。」 《山海經》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間,或瀟湘之淵。」 而郭璞引《淮南子》云:「弋釣瀟湘,今所在未詳也。」 酈道元注《水經》云:「瀟湘者,水清深也。湘水清照五六丈,下見江底了了石子如摴蒱,白沙如霜雪,赤岸如朝霞。湖嶺之間,湘水貫之,凡水皆會焉。與湘水合則曰瀟湘,與蒸水合」 則曰「蒸湘」 ;與沅水合則曰「沅湘。」

梅浦水 在城東三十里。源出龍岡,南流十里會耒水,又西北流二十里至耒口會湘。今泉溪渡是。

斜陂水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源出石窟山,北流入於湘。

蒸水 在城西。《水經》云:出重安縣西邵陵界耶薑山,東北流至重安縣,又東合略塘,又東北逕重安縣南,故零陵之鍾武縣,武水入焉。至湘東臨蒸,北注於湘,謂之蒸口。《郡國志》云:「西俯蒸水,水氣如蒸,故名曰臨蒸。」

清陽水 ,出縣西雲阜山,入於蒸。

演陂水 ,出金蘭鄉,入於蒸。

白塘河水 ,出清化鄉,入於蒸。

柿花水 去縣一百六十里,出雲阜山,入於蒸。《梁江》水 出邵陽界,北流三百里,入於蒸。《潭邪》水 ,在縣西南,出雲阜山,東流十里,入於蒸。

耒水 在縣北。出郴州桂陽之耒山,西北流過耒陽之東南,又北流入於湘,謂之「耒口。」

上潢水 在縣北三十里。出岣嶁峰,屈曲流六十里,入於湘。又有下潢水、白露江,皆入於湘。七里灘 在城北三十里,上有七里驛。

楊埠灘 在城東三十里耒水中。

江河灘 在城北十里

茅葉灘 在城南二十里。

酃湖 在縣東二十里。今作零湖。《荊州記》:「湖周迴可一里,取湖水釀酒,極甘美。」 《湘中記》:「湖水深八尺,湛然碧色。」 昔晉武帝嘗薦酃酒於太廟。《吳都賦》:「飛瓊觴而酌酃醁。」 即此。與耒水通,可溉田數十百頃。

東湖 ,在縣西六十里,與蒸水通。

西湖 在衡陽縣儒學前。周迴十頃,兩土阜對峙。湖中夏時芙渠滿湖,紅綠相映,為八景之一。賓興之歲,開重臺疊蕊者,必兆魁選。

馬口潭 ,耒馬水流至小江口入耒水,有潭,深不可測。

石鼓潭 :在城北石鼓山下。

晏公潭 在城北迴雁塔前。

龍祖潭 :在城南百里,每春水漲溢,巨鱗悉沿湘而上,至潭畔,若往朝焉。已復東下,人多網得之。

靈集潭 :在城南新塘站下。每雲興則雨集,故名。

三角潭 :在縣東一百里。潭水黑靜,有龍氣逼人。旱則祈禱有應。

東洲 在城南湘水中,春漲遠視如桃花色。其上有居民,饒魚鮮蔬筍。中有梵宇,藩府時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