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向,又按方壘土為「文星」 者三,自是科第迭興。萬曆十六年,櫺星門傾廢,建豎與原向相左,兼以學左單弱,逼迫猶甚。二十三年,教諭范蘭捐俸鳩工,闢城三百餘武,環衛學宮,改正水湣,新建文昌閣。三十一年,教諭徐可行捐金助修「文峰。」 三十七年,知縣吳良堅見廟廡傾圮,極力重修。三十八年,闔邑士大夫復請建峰一座,堪輿家謂「須再建一峰,以成三台之象。」 崇禎十年,知縣吳孩存因歲久傾壞,時加修葺。嗣後兵燹多年,荒圮難堪。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胡向華多方修建。鄉紳彭之鳳

捐金以助。凡廟殿、明倫堂戟門、啟聖宮兩廡,次第豎蓋,尚未竣工。七年秋七月,訓導田夢張銳志督成。是年十月知縣張允捐修啟聖宮周圍牆壁門樓,新立學門、儀門,裝修兩廡、名宦、鄉賢及櫺星門各處所,俱於康熙八年落成。

教諭廨 ,原在明倫堂左,久廢,今賃民房居之。訓導廨 ,在明倫堂右,久廢。

龍津書院 在縣西南七十里梅溪畔。宋紹定乙未進士周轔建。有《博學》《篤志》《懷忠》《守信》四齋。今院廢址存,袁申儒有記。

石壇精舍 ,丁易東建。今縣西南有石壇坪,當即其地,後賜額。「沅陽書院」 則在郡東。

社學二所 今俱廢

沅江縣學 在縣治東。維摩寺故基舊在縣西,創建無攷。明洪武二年,知縣錢文英重建。

文廟三間。東西廡各九間。戟門櫺星門各三間。神

廚、神庫、宰牲房俱備。又建明倫堂三間,東西齋各三間。知縣王懋重修。景泰間毀,知縣范玨重修。建後,復相繼修葺。嘉靖九年,知縣劉祚建「敬一亭」 、「啟聖祠。」 三十二年,知縣雍禮遷縣後舊址,西向。萬曆三十八年,知縣霍梓鼎遷南向。四十五年,推官阮良選將

文廟、改為「明倫堂」 、而建廟於前

皇清知縣成明瑞重修。十八年逆氛蹂躙,廟貌傾圮。

教官高學古、鄒世美募修,知縣顧智捐工,今煥然一新。

教諭廨 在明倫堂後

訓導廨 在明倫堂右

社學一所 舊在本縣西五十步,前後各三間,東西各三間。知縣馮銅建,金露復修。今俱廢。義學 舊在縣後,今改於縣西。

學田 四石五斗,坐落河渡白駝鋪,久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