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抄秋糧內帶派

《桑絲》九十二斤三兩六錢六分六釐七毫,額徵銀五十一兩六錢四分八釐二毫四絲。順治年間,時因兵燹,田地荒蕪,合縣通報荒秋糧米一萬一千五百五十六石四斗二升五合四勺有奇。

實存成熟秋糧米一千二百五十二石六斗二升四合八勺八撮。

順治十四、五、六、七、八年至康熙元、二、三、四、五、六年止,共開墾秋糧米二千七百二十五石一斗三升六合有奇。

實在荒秋糧米、八千八百三十一石二斗八升九合零

無徵銀三千八百八十八兩七錢二分六毫有奇。

《荒桑絲》五十九斤一十二兩二錢六釐三毫,無徵銀三十三兩四錢七分一釐四絲八忽。實在原成熟并開墾秋糧共三千九百七十七石七斗六升八勺有奇。

實徵銀一千七百五十一兩五錢四分五釐有奇。

成熟《桑絲》三十二斤七兩四錢六分四毫,實徵銀一十八兩一錢七分七釐一毫零。《人丁》原額人丁二千五百四十一丁。

額徵,并新加顏料銀九百六十四兩八錢二分四釐三毫六忽三塵。除豁免西山故夫十三丁,豁免丁銀四兩九錢三分六釐一毫二絲三忽。實在人丁二千五百二十八丁,實在丁銀九百五十九兩八錢八分八釐一毫七絲三忽三微。又除逃亡人丁一千三百三十四丁,無徵銀五百六兩五錢二分三釐二毫五絲九忽三塵。見在人丁一千一百九十四丁,實徵丁銀四百五十三兩三錢六分四釐九毫一絲四忽。

以上地丁桑絲并新加顏料九釐,餉銀一萬六千二兩一錢八分五釐九毫零。

無徵銀六千七百八十一兩五錢九分三釐零,實徵銀共三千二百八十兩五錢九分二釐有零。

康熙九年內,知府張奇勛、知縣李朝事奉撫院盧震通察逃絕人丁。本縣冊報順治十六、七、八年、康熙二年,共虎傷瘟疫死亡人丁一百七十五丁。尋撫院盧力疏請豁。

戶部項下《夏稅折色》、起運江南農桑絹七十三疋二丈三尺五寸。每疋正銀五錢五分,扛銀一錢五分,共銀五十一兩六錢四分八釐二毫四絲。

鹽鈔折色起運江南戶口鈔,本色正扛銀一十七兩九錢九釐四毫三絲九忽六微,帶閏銀五錢九分六釐九毫九絲。解費每兩二分,該銀三錢五分八釐有奇

宗祿、民校茶價等項、改解戶部

《宗錄》米折銀三百六十八兩五錢三分九釐九毫三絲六忽一微,解費每兩二分,該銀七兩三錢七分八釐。

《民校》等銀二十四兩。

《茶價》銀二十五兩七錢。二項解費每兩二分,共該銀五錢一分四釐。

《賦役冗款裁剩》改解戶部。

《賦役冗款》銀二千二百四兩三錢五分四釐三毫九絲零。

《遼餉》九釐,該銀三千四百五兩四錢四分七釐零。

禮部項下秋糧折色,起運北京藥味,正價銀三兩八錢九分六毫二絲五忽。每兩京扛四分,該銀一錢五分五釐六毫二絲五忽。解費每兩二分,該銀八分有零。

《江南藥味》,價銀四錢四釐六絲二忽五微。此項原無扛解。

「兵部項下秋糧折色起運江南江濟」 水夫一百二十三名,每名工食銀四兩九錢五釐,共銀五百三兩六錢八分五釐。每兩京扛一分三釐,該銀六兩五錢四分七釐九毫五忽。「工部項下秋糧折色起運緞疋」 正扛銀二十六兩八錢八分。每兩京扛銀九釐,該銀二錢四分一釐九毫二絲。解費每兩二分,該銀五錢四分二釐四毫三絲八忽。

《貓竹》正扛銀二十八兩六錢,解費每兩二分,該銀五錢七分二釐。

《屯田》司料銀二百六兩二錢八分六釐。每兩京扛六釐,該銀一兩八錢五分六釐五毫七絲四忽。解費每兩二分,該銀四兩一錢六分二釐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