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下陽坪 :在府治西北十里。

高坪 :在府治東北十里。港水環拱如帶,遙望德山,在案若揖。

柳映池 在府治東報恩觀。

白鶴池 在府治內。昔有人來朗州鬻墨,索值笏一緡,無有肯售者。一日,以墨一笏授其道旁之貧者,不索其值。貧者挾以歸,開視之,乃金也。朗州人聞,競奪所有,群以白於刺史李翱。翱詰之,巳而所奪者皆土。翱知其異,因索其人,惟遺芒鞋一隻,以獻乎翱,翱不受。鬻墨者以鞋投諸池中,化為白鶴而去。因闢地為亭,扁之曰「白鶴軒。」 其軒修葺不一,明萬曆間,知府蕭騰鳳重修,因為記以傳于後。舊傳武陵太守偶出行道中見一人以鬻草屨於市,知為異人也,命市以歸。將躡之,為其家人所止,投之池,即化白鶴飛去,因命名曰「白鶴池。」 後復見之山中,其人口誦一絕曰:「芒鞋織得甚堅牢,萬兩黃金價不高。當時不聽妻兒語,跟我蓬萊走一遭。」 言終不見。事與《前記》相異同,故附載之云。

龍池 在府治前。宋謝承為守時,有黃龍見池水中,承繕表稱賀,遂名「池」 云。

火星池 在府治學後,俗傳曾有火星墜於其中。吳都御史廷舉命官清出按府學,「頖池之水,從後入火星池,過明月橋、土地祠,下通玉帶河,繞纏縣學。往年疏通無滯,故縣學科第盛於府學。今壅淤已甚,急宜修濬。」

明月池 ,有三,一在府治天慶觀前,俗稱放生池;一在桃源縣治西,一在龍陽縣治東。

《冽清泉 》:在府治慶豐坊西。

濯劍泉 在府治修真觀內。

卓刀泉 在府治西三十里。昔蜀將關公過此,以刀卓地出泉,故名。後人嘉其清冽,故名「清勝泉。」

聖惠泉 在府治修真觀前,同知吳寅開。「得一泉 」 ,在府治天慶觀前左。其水澄澈甘美。「無咎泉 」 ,在府治珠履坊北。

雙柏泉 :在府治戒石亭左。知府楊英得於雙柏下,故名。

龍坑 在府治清平門外。

澄清井 在府治東按察司前。

臙脂井 :在府治西街。每取水,桶中赤色一點,大如臙脂。或曰:「其水可染顏色」 ,故名。

果行井 在府治大善寺前。

四眼井 「在府治西四百餘步。」

銅板井 在府治「繡衣坊」 前。

玉泒井 在府治天慶觀西。

胡家井 在府治東南六十里中淰村,地名牛橋。其水清冽甘冷,然每年四季湧溢不竭,但於年終除夕之日一刻而枯,居民淘淨祭之。其次年元旦子刻即滿溢如常。自曆日改閏之年,便不相應。仍照《未來曆》所載,除夕之日枯,元日溢,亦類古蓂莢,彼定之於木,此定之井泉也。附記之,以章其異。

絲瓜井 在府治天慶觀之左後,縣學秀水斗門之前。傳劉海所戲之蟾於井中。每夜有白氣一道直衝雲漢間,人不知其異。獨劉海望而知之,取其蟾而仙去。人稱「劉海戲蟾」 ,即此物也。橘香井 在府治東。

白龍井 在府治枉山中,與潭通。

異泉井 在府治學黑門之東,滌生池之西。明成化八年,同知李泰承祀事,泉水忽出,人以為異泉。泰因鑿井構亭以覆之。今亭圮而井猶存,其味甘冽可飲。

功德井 :在府治慶豐倉街前。味甘,取八《功德》以命名。

博濟井 「在府治西五百餘步。」

義井 在府治北二十里上橋。泉甚甘冽。仙姑井 在府治北四十里大龍坡西。其泉清冽,久旱不枯,其味甘冷異常。上有仙姑廟。郡人陸幼禎《詩》云:「大龍坡西仙姑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