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1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葬,義可知矣。即令從之,二妃靈達,通鑒無妨,尚能以 鳥工龍裳,救井廩之難,豈不能自免於風波,而有雙 淪之患乎?假復如此,《傳》曰:「生為上公,死為貴神。」禮,「五 岳比三公,四瀆比諸侯。」今湘川不及四瀆,無秩於今 祀,而二女帝者之后,配靈神祗,無緣當復下降小水 而為夫人也。參伍其義,義既溷錯,錯綜其理,理無可 據,斯不然矣。原其致繆之由,由乎俱以帝女為名,名 實相亂,莫矯其失,冒是勝非,終古不悟。可悲矣! 《檀弓》云:「舜葬蒼梧之野。」《漢紀註》應劭云:「舜葬蒼梧九 疑山。」《書註釋》云:「九疑一名蒼梧山。」《輿地考》云:「岳州之 間謂之蒼梧。」《文穎》云:「半在蒼梧,半在零陵。」晉習鑿齒 云:「虞舜葬零陵。」《元和郡縣志》云:「舜葬九疑。」《漢志註》云: 「九疑在營道縣南。」諸家所指不同如此。按司馬遷云: 「舜南巡,崩於蒼梧之埜,歸葬於零陵之九疑。」《山海經》: 「舜所葬在今零陵縣界。」蒼梧、九疑,當是兩處,後人誤 引舜崩地以為葬之所耳。史遷遍歷名山大川,必有 所據。由此言之,舜崩葬異地,亦若有據。又按《漢書》云: 「舜南征不反。」《世紀》云:「景星出房,地出乘黃。舜薦」禹於 天,使攝政。於時有苗叛舜南征,崩於鳴條,葬於蒼梧。 據此,則舜崩葬所在,又與諸說異。乃謂舜以南征有 苗而至,二書皆直指之。然《書傳》云:「舜耄期倦勤,薦禹 於天,攝政十有七載,禹乃徂征有苗。」據此,則南征非 舜事,而謂舜以此至,其說抑何自與?又按:《孟子》云:「卒 於鳴條」,稽之鳴條,在今山西安邑縣。《輿地攷》云:「冀州 河中府安邑縣,堯、舜舊都,今縣西有鳴條陌,湯與桀 戰於此。」雖不言舜卒於此,而謂鳴條在冀州,信矣。舜 卒於此,而遠葬於荊,於理抑何取與?乃韓昌黎《娥皇 廟碑》則云:「謂舜死葬蒼梧,於是二妃從之,不及而溺 者。」皆不可信。而歐陽文忠詩亦云:「虞舜老倦勤,薦禹 為天子。豈復有『南巡迢迢渡江水』?」二子之言,所謂折 諸理者非與?或問:「『鳴條,湯與桀戰之地,而《竹書》有南 征不反,《禮記》有葬蒼梧』之說,何也?」朱文公曰:「孟子之 言,必有所據。二書駁雜,恐難盡信,然無他攷闕之可 也。盡信書不如無書,古人所信,固有在乎?」

《東安縣志》:嘯巖與株木巖通,有水匯而為潭。嘉靖中, 有禱雨者數十人入潭汲水,一人迴視,見巨蟒如桶 大,臥危石上,白光如銀,驚怖出而死,近巖者謂為龍 也。又人或見為白馬,或見為白牛,巖外田不時壅塞。 永州蘇山最多石,人取以水淋之,鋸破其像,有觀音 彌勒、寒山拾得像,有「天下蘇山」四字。

《道州志》:按《檀弓》稱舜崩蒼梧之野,蓋二妃未之從也, 而司馬遷《史記》亦云,則舜之實崩蒼梧明矣。而後之 儒者,又以孟子鳴條之說為據,宋羅長源《路史》亦主 鳴條為實。今考鳴條在安邑西北,不聞有所謂舜陵 者。且孟子考古亦疏,如百里奚飯牛一事,載籍俱有, 孟子獨辨其非是,但直據理分疏,未有鑿鑿真出何 典者?若今之舜陵,固居然在零陵郡九疑山中,蓋後 代所云寧遠縣是也。無論其他,即其陵前有古株二, 蒼翠蓊翳,奇崛若老蛟怪虯,大皆十餘圍,柯幹亦至 有合抱者,蓋數千年法物也。又漢哀帝時,零陵郡文 學奚景得玉琯十二於舜祠後石室之地,豈偽為者 哉?然或又以蒼梧為南越地,舜置十二州時初未有 越,至漢元鼎六年,始以蒼梧為郡。《戴記》及《史記》所稱 「蒼梧之野」云者,大略通指楚、粵、交壤一帶言之耳,初 不屑屑屬其地也。乃《山海經》亦曰:「蒼梧山之川,其中 有九疑山焉。」則蒼梧之屬,今寧遠無疑矣。

昔舜封象於有庳,後世以道為有庳之國。《唐通典》作 「有鼻」,柳子厚嘗記之。薛伯高刺道州,斥庳亭神,亦以 「庳」為鼻下。孟注:「今道州鼻亭,庳亦作鼻。」豈庳與鼻古 皆通用之歟?

舂陵乃道之古郡名也,其源始於西漢。考漢武帝時, 封定王發於長沙。元鼎六年,長沙析為零陵,定王子 買受封,原在國內。元封五年,侯於零陵冷道之舂陵。 傳國至戴侯仁,以舂陵地形下濕,上書求徙南陽。元 帝許之,以蔡陽白水鄉徙仁為舂陵侯,實屬南陽郡。 望氣者蘇伯阿望見舂陵郭,嘆曰:「氣佳哉!鬱鬱蔥蔥。」 此言南陽之舂陵縣也。意當時遷冷道之舂陵而就 蔡陽之舂陵,蓋不欲失故侯之名爾。故《史》謂光武起 兵始於舂陵,蓋以此也。至建武二年,以仁之孫祉有 功,王之城陽,而蔡陽之舂陵為章陵縣,冷道之舂陵 始可專其名矣。舂陵劉侯城,今在寧遠西鄉,故址尚 存,可考也。然稽郡治有營山,去州西「四十里,其絕頂 亦名舂陵。唐武德四年,置營州於山之下。明年,改南 營州,今營樂鄉小坪村尚有南營州址。」然則吾郡之 以舂陵得名,蓋實錄也。謂舂陵為南陽者,實非。 公孫刺史,失其名,相傳為隋公孫景。茂。州舊有五刺 史祠,曰公孫、曰元、曰楊、曰呂,曰薛。公孫隋人,元、楊、呂、 薛皆唐人。按《圖經》,「隋時郡」為永陽、營道等縣,安得有 刺史?《隋書》云:「公孫景茂,字元蔚,嘗為道州刺史」,即潁 川之郾城,非唐道州也。然則隋之道州,自係他郡明 矣。但舊志與府志俱載,姑存古以備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