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重修
宗濂書院 舊在高山寺右。嘉靖壬戌,知府黃翰等同建。萬曆丁巳,知府林士標重修。崇禎己卯,分守曾纓、推官萬元吉復修。
皇清順治十四年丁酉,知府魏紹芳鼎建「濂溪書院。」
於鎮永樓之下前為督學校士之所,置社學於大門左,置義學於大門右,有記。
東丘書院 在太平寺內。漢相蔣琬之宅,舊名「龍興寺」 ,故立「東丘書院」 以祀琬,今廢。
社學 有六,一在預備倉右,一在分司後,一在譙樓前左,一在北關外,一在里長局內,一在太平寺。明隆慶四年,知府史朝富建。
學田 上里九甲,大嶺腳下早田十畝五分,屋山頭,麥地長頭坵早、晚田三十六畝。
楊林沖西塘、夏公公塘、瓦廠塘、顏口沖、曹頭嶺、菉頭嶺等處,共田一百五十一畝。
牛頭灣又塘下共田二十九畝。
「寨子腳車田」 五十畝。
金剛渡山田十二畝
梁村早田六畝
郭塘早田八畝
臘源口早晚田十畝
楊江早田九畝
白沙江晚田一畝
進賢鄉教場坪早田五畝。
「湘口河邊地一條 」 以上學田通共一十四處,共田三百二十九畝五分。又地一畝,共折學租銀三十五兩七錢三分。每年賑濟貧生支用外,州縣
祁陽縣學 宋建於縣治東五里,即今小東江。元徙近城東一里許,尋毀。明洪武三年,始創大成殿、堂廡及齋號、「射圃。」 主簿王孝廉建,歲久傾圮。正統十年,知縣王公敬重修,又圮。弘治五年,同知徐璉、通判汪浩等移建於舊基之北。成化八年,僉事秦和、蕭禎重修。
皇清順治十四年,守憲黃中通念「祁士科名不盛」,因
改建於縣署之左,知縣孫斌力成之。康熙十三年,吳逆盤踞,學宮燬廢。庚申,縣令王靄捐資修葺。改明倫堂於大成殿左,建儒學門於堂前,置啟聖祠於堂舊址,豎「敬一」 、「尊經」 等亭於堂後。堂左為蒙養、明道二齋,堂右為「明德」 、修德二齋。名宦祠建於戟門左。鄉賢祠建於戟門右。東則有青雲橋,西有蟾步橋。射圃在啟聖祠右。庫廩廚、宰牲房,一一備具。教諭宅在櫺星門外。訓導宅,在教諭宅右。自修葺之後,人文蔚起,科名亦較盛於前矣。
三吾書院 在漫郎宅之左。元至元中,廉訪使姚紱與零陵尉曾圭謀作祠宇。前為三門,周以崇垣,下臨浯水,規制宏偉。又割私田三百畝,以供學者之費。
梅莊書院 自王公華狀元及第後,邑人咸以「書院」 稱之。
文昌書院 在縣東,緣江三里。萬曆戊子年,邑進士鄧球募塔成,并建此院。院右為景賢祠,祀濂溪、明道、伊川三先生,前代寓賢與鄉先達名流。《郡舊志》誤以學前文昌祠為書院,非也。今正之。提督學政管大勳有記。
社學 在縣治東,今廢。
義學 康熙六年,知縣伊起莘捐造義學於舊學明倫堂後。後吳逆焚燬。庚申冬,知縣王靄捐貲復建。
學田 明洪武十五年壬戌,撥賜「贍學田。知縣王敬、王原覲、吳謙以次拓修殿宇。」
一、宋家町福塘等處,早田大小一百零九坵,晚田大小四十一坵,魚塘大小九口,早晚共計田塘七十六畝。上自新塘嶺脊起、至宋家門首井坵止,東至牆外,南至新塘右邊、下石塘右邊屋,西至嶺脊分水,北至禁山嶺脊分水,直至石頭塘為界。
一、五里牌楓木塘田塘一十二畝,上抵汪家田,下抵陶家田,左抵熊、黃二家田,右抵業主田。一、後町等處田塘四十畝,東至湖家田,南至許家田,西北至費家田。
一、黃土鋪、堡子町、洪橋三處,共田塘二十畝。以上四處,共田一百四十八畝,該租穀一百四十八石。舊管糧米二石八斗六升,在於上和平鄉四甲劉志亮戶內。
一、牛欄舂民王樺鄧愿輸荒熟田塘三十二畝,該納租榖三十二石,糧米四斗五升九合。在於上歸陽鄉八甲王元富戶。康熙元年十二月,奉督學道李批允入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