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2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春修,周圍三里五分,高二丈,厚八尺,設三門:東來鶴,南迎薰,西瞻極,北舊名「仙桂」 ,《久塞》。

永興縣城池 :「永興舊無城,知縣江常初築土垣。明正德庚午,苗寇竊發,守禦指揮周輔申詳請築,知縣程仁、周佩相繼董成。」

皇清順治丙申,洪水垣頹,知縣閆之麟修。康熙甲寅

吳逆背叛,戊午攻城,城垣震塌,城樓倒廢。周圍二里四分,後土牆高二丈二尺,闊一丈;前泊岸高二丈六尺,闊六尺。設七門:「東永安,西永興,上南便江,下南太平,北長慶。」 水門二久塞。

宜章縣城池 :宜章舊無城,宋淳熙間,知縣吳鎰始築土城。粵西賊亂,明成化八年,知縣劉寧請築磚城,周圍二里六分,高二丈五尺,厚一丈,壕闊八尺,深四尺。正德間,邑人尚書鄧庠言「於令,易砌大石,南北築月城,城外築三關,開四門,東麗春,南迎薰,西慶豐,北拱辰。」

興寧縣城池 :「興寧城,舊屬土垣。明洪武戊申,知縣杜堅始建磚城。正德三年,賊劫縣治,復加串樓。八年,賊復至,造《呂公車》薄城,凡七晝夜。知縣程瓊力拒之,賊退,詳請倍築。周圍一里三分,高二丈,厚五尺。西南二門曰迎恩,曰鎮南」 ,東北久塞。

桂陽縣城池 :桂陽舊無城。宋嘉定丙午,周侍郎為令,始築之。周圍一百六十步,僅容二衙門。明洪武初,知縣李源浚壕。天順八年,苗賊劫掠,典史張英詳請。成化二年,展築土城,周圍加廣。八年,巡撫吳琛易以石。弘治八年,閩賊丘子高犯境,南贛御史金澤築今城,周圍二里,設三門,曰南薰、拱北、朝陽。

桂東縣城池 :桂東舊無城。明成化乙卯,都御史吳琛敕築土城。正德癸酉,南贛都御史王守仁易以石城,四周三百六十餘丈,串樓二百六十間,城下有大壕。嘉靖乙巳,知縣陳席珍築月城,周圍一里三,分設三門,曰「楚觀」 、「望日、靖武。」 城樓久廢。

郴州關梁考         州志

本州

石頭城關 在州東二里。

春山拗關 在州南五里。

武昌關 在州西一里

蘇仙橋 在城東門外

化龍橋 在三川上

騾仙橋 在鳳德鄉

寒溪橋 在州西十里

鹿鳴橋 在永鄉

下湄橋 在西鄉

萬歲橋 在秀才鄉

王僊橋 在秀才鄉。張允文、陳光斗建。

北湖橋     、崇德橋。

牙石渡 在州城南。上江。

菱角江渡 達興寧

栖鳳渡 達永興縣

下渡 東達興寧

招旅渡 在吉陽鄉,達桂陽州。

《司馬堤渡  》《城南中渡  》。《紫塘江渡永興縣》。

化龍橋 在縣東

崇賢橋 在縣西三十里,邑人李賢敬修。「青雲橋 」 在縣治東上流。

高亭橋 在縣治西十五里金陵鄉。

通濟橋 在縣西太平寺前。

昇僊橋 在泮宮坊東

太平橋 在縣西舊館驛前。

萬人橋 在教場西

相公橋 在縣西二里

靈龕橋 在縣西五里

水口橋 在縣北十里

王官橋 在縣西八里

登龍橋 在縣西金陵鄉。

長虹橋 在縣西二十里。

通濟橋 在縣西六十里。

三拱橋 在縣西金陵鄉。

鋪頭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

青石橋 在縣北三十里。

福興橋 在縣西二十里。

山口橋 在縣南十里

望仙橋 在縣東四十里。

仙水橋 在縣北永興鄉。

富民橋 在縣東延道鄉。

永濟橋 在縣南十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