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3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建。正德十六年修。嘉靖二十九年重修,建齋舍三間。今圮。萬曆三十九年遷於城北三里。崇禎五年復舊。

社稷壇 「在城外三里。弘治八年建,正德十六年修,嘉靖二十九年重修,建齋舍三間,今圮。」 厲壇 「在社稷壇之右。弘治八年創建,正德十六年修,嘉靖二十九年重修,建齋舍三間,今圮。」 萬曆三十五年,知縣沈順臣重修。

城隍廟 在察院之左。正德六年建。嘉靖二十九年改建,萬曆三十三年修,增建齋房,後圮。崇禎五年重建,近復圮。

皇清康熙元年重修。

關帝廟 在城隍廟之左。正德十三年建,嘉靖二十九年重建。萬曆三十二年增建前堂。崇禎五年重修,近頹毀。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孫繩等捐俸重修。

軍牙六纛廟 舊在所堂之右,今廢。

藍田廟 在城南三里。其來已久,為一邑之香火廟。前有古社,鄉人祈禱必於此。嘉靖甲寅,知縣呂天恩建「雨《暘時若》」 坊於門外。萬曆十七年,知縣陳文著捐貲重修。天啟年間,復圮。崇禎二年,知縣雷恆捐貲重建。

皇清康熙元年重修,歲正月上元日會祀。

元帝廟 在城北一里。鄉人祈禱之處,近頹毀。康熙元年,知縣孫繩捐俸重修,三月三日會祀。「石龍廟 」 在韶峒圓根山。封御史黎元昌居此。鄉人德之,因廟祀為地主。

鎮龍廟 在江邊田,神姓石氏,自言「石三五郎,甚著靈應。」 近歲盜賊屢欲劫其村,神必先知,或鐘鼓自鳴,或行像飛出以報。其鄉人預為防守。賊嘗乘夜潛伺,聞廟中如有人馬戈甲往來之聲,以是卒不敢近云。

高廟 :在馬村堡。神甚顯應。

文昌祠 在城北一里。萬曆九年,創建。二十六年修祠門。四十二年,重修祠屋。崇禎元年,訓導張勳捐俸置田,近傾圮。

皇清順治十八年,重修縣治,後山稍遠,故建此祠,以

為鎮護,其祭田土名「黃茆埔、老虎淵」 二號,共稅一十畝五分,在《水西》二十一圖九甲江斗象戶內。

侯公生祠 在馬村堡。萬曆十年,士民建祠祀知縣侯邦治。

張公生祠 在縣前。天啟五年,士民建祠祀知縣張得春。

孫公生祠 :在縣後會善街。康熙元年,居民鄧元貴、葉當泰等建祠祀知縣孫繩。

龍門縣

山川壇 :「在東郊外。」

社稷壇 「在西郊外。」

厲壇 在西郊外一里

城隍廟 按《縣志》:「在縣治北,坐闓陽岡,麓面搖光岡,地勢稍隆起。門外有石二,高不盈丈,而蒼怪陡絕。有大榕如蓋,蔭數畝,根荄盤踞石間,盛夏如秋,邑人多納涼於此。」

關帝廟 按《縣志》:「在東郭墟,弘治十二年建。」 天妃宮 ,《縣志》:「在萬壽寺右。」

觀音廟 《縣志》:「在萬壽寺左。」

相公廟 《縣志》:在南門外,原上。龍門巡檢司李太妻陳氏,弘治九年,賊劫鄉民,太身率鄉勇,殺賊有功,為賊所襲,遂遇害。妻陳氏不從死節。鄉人立廟祀之。

楚護國王廟 按《縣志》:在林村,與塔峰並峙。華表捍門,為邑水口關。

皇清康熙四年秋,副將趙昇雲進勦山寇,禱於神,《卜》

筊得吉往。寇平凱旋過此,施金重修。邑令楊輝、縣尉閻鍾英各捐貲繕塑,廟貌復新。

新寧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門外連珠山。

社稷壇 :在西門外歸化坊。

厲壇 在西門外歸化坊。

城隍廟 :在儒學文昌祠之東。正殿三間,兩廊三間,獻殿三間,大門一間。知縣熊文華創東、西十王殿。典史姚鼎泰重修。

文昌廟 在儒學東,城隍廟西,啟聖祠前。關聖廟 在廣府行館西。正殿三間,東西兩廊各一間。獻殿三間,大門三間。邑人伍如璧重建。捐田七十畝七分,為香燈費,復捐俸建。廚房一間,在廟之左。

「天妃廟」 二 :一在西門正街,西向;一在廣海衛城南。

文昌閣 在城上西南隅,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