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十四卷目錄

 廣州府部藝文一

  南海郡求士教      梁王僧孺

  燕喜亭記         唐韓愈

  題峽山寺          李翱

  飛泳亭磨崖銘        蔣防

  靜福山碑銘并序     前人

  菩薩泉銘并序     宋蘇軾

  題廣州峽山寺        前人

  東莞縣遷學記       王中行

  海潮序           余靖

  平南碑         明林承芳

  弼唐村泉銘并序    梁殿華

  貪泉銘          陳元伯

 廣州府部藝文二

  酌貪泉         晉吳隱之

  秋日登廣州城南樓     陳江總

  與王六履道廣州津亭曉望 唐張九齡

  南海旅次          曹松

  連州吟           孟郊

  坡山即五仙觀     李群玉

  坡山          宋古成之

  坡山           郭祥正

  坡山           明張詡

 廣州府部紀事

 廣州府部雜錄

 廣州府部外編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十四卷

廣州府部藝文一

《南海郡求士教》
梁·王僧孺

文舉下車,寤夢於根矩;長孫入境,明發於龍丘。此境 三閩奧壤,百越舊都,漢開吳別,分星畫部,風序泱泱, 衣簪斯盛。其川嶽所產,豈直明珠大貝,桂蠹翠羽而 已哉!孝實人經,則有羅威《唐頌》,學惟業本,又聞陳元 士燮。至於高尚獨往,相望於崎巖;懷仁抱義,繼蹤於 前史。

《燕喜亭記》
唐·韓愈

太原王弘中在連州,與學佛人景常、元慧者游。異日 從二人者行於其居之後荒丘之間,上高而望,得異 處焉。「斬茅而嘉樹列,發石而清泉激,輦糞壤,燔椔翳。 卻立而視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窪者為 池,而缺者為洞,若有鬼神異物陰來相之。自是弘中 與二人者晨往而夕忘歸焉,乃立屋以避風雨寒暑。」 既成,愈請名之。其丘曰「竢德之丘」,蔽於古而顯於今, 有竢時之道也。其石谷曰「謙受之谷」,瀑曰「振鷺之瀑」, 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黃金之谷」,瀑曰「秩秩之 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時也;池 曰「君子之池」,虛以鍾其美,盈以出其惡也;泉之源曰 「天澤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 亭」,取《詩》所謂「魯侯燕喜」者頌也。於是州民之老,聞而 相與觀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無與燕喜者 比。經營於其側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凡天作而地 藏之,以遺其人乎!」弘中自吏部侍郎貶秩而來,次其 道途所經,自藍田入商、洛,涉浙湍,臨漢水,升峴首以 望方城;出荊門,下岷江,過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 繇郴踰嶺,猿狖所家,魚龍所宮,極幽遐瑰詭之觀,宜 其於山水飫聞而厭見也。今其意乃若不足,《傳》曰:「知 者樂水,仁者樂山。」弘中之德,與其所好,可謂協矣。知 以謀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儀於天朝不遠 矣。遂刻石以記。

《題峽山寺》
李翱

翱為兒童時,聞山游者說峽山寺難為儔遠地,嘗以 為無因能來。及茲獲游,周歷五峰,然後知峽山之名, 有以然也。於靈鷲寺時,述諸山居之所長,而未言其 所不足。如虎丘之劎池不流,天竺之石橋下無泉,麓 山之力不副天奇,靈鷲擁前山不可視遠,峽山亦少 平地,泉出山無所潭,乃知物之全能難也。況求友擇 人而欲責全耶?去其所闕,用其所長,則大小之材無 遺,致天下於治平也,弗難矣。

《飛泳亭磨崖銘》
蔣防

剪流為池。軋崖為籠。或沫或流。逍遙其中。何必龍門。 十躓一通。何必滄溟。白浪長風。此水不竭。此生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