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河泊所 在舊嶺南道,今府館西,明洪武十四年裁。

蓮花臺 在聖壽寺後

俯仰臺 在南山

呈秀亭 在南山。宋時彥有詩。

望峨亭 在龍山

熙熙亭 在南山

「九龍亭 」 在南山下。

沂風亭 在南山

《飛雲亭 》在雲龍山。

「觀瀾亭 」 、「甘泉湛公」 扁。

「來學亭 」 在涵暉書院左。

「浴心亭 」 「豹谷」 陳大綸扁。

領略亭 :在文峰塔前江滸,扁曰「仁智領略。」 知縣江中龍建。

「眾妙」 亭 :「在三元宮」 前,知縣吳永澄建。

振鐸亭 :在東關內。知縣張斗建,朔朢親督約長宣講《六箴》。

鳳儀樓 在大街

青雲樓 在儒學門北,嘉靖十四年建。

千佛樓 在明化寺

湞江樓 在驛前。崇禎十四年,知縣吳永澄建,扁曰「湞江勝概。」

文昌閣 帽峰山頂,一在「桃溪書院。」

「靈秀堂 」 提學默泉。吳鵬扁。

友仁堂 桃溪書院內,知縣吳永澄建。

聽水軒 在「步月臺」 上。知縣吳永澄建。

《賓日軒 》在鄧允燧別墅內,結構高迥,屹然西山之半。其下松筠以萬計,風至如翻翠濤,幽響可砭俗耳。

「靈泉精舍 」 在清溪潮水嶺,潁江符錫扁。

陵墓附

本府。曲江縣附郭。

陳司空侯安都墓 ,在府東北五里。

隋宿國公《麥鐵杖》墓 在《韶石》之北。

唐丞相張文獻公墓 在城西二十里武臨源。宋郡守譚粹公外家十代孫,歲躬致祭。宣和中,郡守陳逸時行奠禮,植松數千株。紹興中,舍人朱翌白、太守蘇泳,以公墓在法應祀,歲以為常。明正德間,布政吳廷舉重建享堂,編夫看守。公祖墓在河西黃田嶺,去城半里,有唐徐浩撰《公神道碑》。

南漢主劉鋹墓 舊《志》云在獅子岡,即今白虎寺越王山是也,但無形跡可考。

宋尚書余襄公墓 在城西四十里成家山。明嘉靖丁酉,巡按陳大用、參政詹翰奉詔重建享堂,編夫看守。有宋歐陽修撰《公神道碑》。

樂昌縣

隋刺史鄧忠襄公墓 在邑東。長逕即公故居。四世孫牢州刺史鄧僖墓亦在長逕。會稽勞說撰《誌》。

宋譚忠愍公墓 在拐殿坪。

明布政使白思謙墓 在縣北周山。大學士金幼孜撰《誌》。

少卿鄧忠毅公墓 在飛鳳岐,宅在東鄉。大學士丘濬撰誌。

張植宅墓 宋知樂昌縣事,家於樂昌。宅南灣,墓在思郎橋。文獻裔。

鄧純宅墓 宋兄弟甲科宅城東花萼里。純墓在蒼逕月形。紹縯墓在楊溪大明寺側。

張思智宅墓 元知樂昌事,本縣人,宅南灣,墓在白雲洞。文獻裔。

張聞韶宅墓 元諡「大元帥」 ,宅南灣墓在馬鞍山。文獻裔。

乳源縣

宋翰林學士胡賓王墓 在大塘毬岡。

殿中丞鄧戡墓 在縣雲門鄉。

翰林學士胡夢貞墓 在「九仙火燒堆。」

元義士鄧可賢墓 在本縣井頭天德寨下。知縣劉信墓 在縣大甸,距城東一里,士民葬之。其母董氏墓在信之上。舊有「賢孝祠」 ,今廢。《英德縣》。

盧家墓 ,在縣西二十里相公堆。其山高峻,前有兜鍪鞋山,奇秀。舊傳虞夫人墳在上,墳前有竹,風吹掃地,人謂之「掃墳竹。」

馮家墓 在縣西五里。世傳馮氏祖墳在此,俗呼為「相公堆。」 有鄉人盜葬,為雷所擊,今人不敢犯。

元別駕黃絅墓 在望夫岡七星墩。

「李副使時秀」 墳 ,在大慶山左蟠龍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