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5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嵩螺山 去七輋山二里,山巒聯屬,起於歸善、海豐,連於揭陽,終於潮州,此邦之巨鎮也。山有石,可以煮鐵,有爐在焉。

天堂山 ,與嵩螺山近。

紫棟山 ,去天堂山十里。

「龍絲嶂   」 、丁輋嶂   、大梧山 俱在烏禽嶂之北。

「大柏嶂 」 ,去簾紫嶂二十里。

桐梓嶂   、甘輋嶂 ,俱在石馬山東北五里。

貴人嶂 ,去甘輋嶂二里。

增大山 去貴人嶂二里。

高山寨 :在紫棟山之西北二十里。

騄驪山 ,去高山寨十里。

排嶺 在騄驪山之北,層巒疊嶂,環列如堵,其中沃野,彌望九十里,可與橫陂、水寨諸鄉比勝。大嶺 ,在排嶺之西。

北山 :在大嶺之西。此山環拱縣治之前,如大都嶂寶縣治學宮之遠,朝

《羅經》水 自崎嶺來,源出丫髻,歷天羊丫之麓,出石硿達於黃沙,而受石窟之注。

合水 由《羅經》水五里至於黃塘,受洋田銕場之注;合水而下,受葛洲之注。

清溪 去合水五里,其河稍深廣,而受雙頭之注。又十里達於高沙,而受大坑洞之注。又十里至曾岡,而受董源之注。至洪壇而受新河之注。新河 源出自中道山,東北一帶之水,舊自烏陂而南流,至塔岡山達於河。明嘉靖初年,施兵憲引水道向西而來,環抱縣治,而為合襟之水。於《形家》有合與新河并流,故曰新河。稍下一里,則合大田、官田、薑輋、長埔、白𣵡、黃埔諸水而朝於縣治塔岡,實砥柱焉。

李大塘 :去縣治十里。其源亦通新河。

練溪 去李大塘十里,受黃沙嶂之注。

黃龍 去練溪十里,受洛溪流洞之水。又十里,則七都大匯華陽、龍村諸水,循梓皋而受油田之水。經十餘里至水口,再匯興寧之水,而達於程鄉,入於潮州。

米潭 水自華陽來,發源於永安上鎮,則秋溪之水赴焉。由米潭十里而受小莂之注,又三里而受大莂之注,又十里而受琴口之注,簥溪 去琴口五里受溜砂之注。

梅林 去簥溪三里,受高陽坑之注。

陂下 去梅林十里,受飯蘿寨之注。

鍋口 去陂下十五里。受「棉洋」 之注。

「橫流」 渡 ,去鍋口一里,受《周江》之注。

望春洋 去橫流渡二里,受濮溪之注。

葵潭 去望春洋十里,受《大都》之注。

池溪 去葵潭十里,受排嶺之注。

葉河 去池溪十里,受小都之注。又二十里過水寨,匯於七都。

洋頭 水自龍村來,源發於永安之龍窩,自官山漲而趨三十里,至此受南嶺之注,又十里受大梧之注。

小陽溪 去大梧三十里,受蕭枋南洞之注。石溪 去小陽溪十里,受葵埔之注;又三十里達於琴口,而與華陽之水匯。

鹿坑泉 :在縣治東北二里。今為泮池活水者是。

金雞泉 在縣西二里。初,邑人於此見金雞,掘地得泉,掬而飲之,可以愈疾。

「碧泉 」 ,在禪定寺後。

冷泉 在縣南四十里。甘而潔,灌田可百畝。鷂子嶂 ,在縣東南三十里。

橫陂 在縣東南五十里。

下埠 在縣東南六十里。

排嶺 在縣東南七十里。

大渡 在縣東一百里

嵩口 在縣西二十里。以上六處俱係溫泉。龍潭 在縣西二十里。

弔鐘潭 在縣南五里。舊傳有鐘飛墜於此,故名。

米潭 在縣南一百餘里。其旁多石,舊傳「石中出米」 ,故名。

獅子潭 在縣東南七十里。以潭上石有肖獅子者。

籠潭 :在縣東六十里。

亂石陂 灌田三百餘畝。

木頭坪陂 :灌田二百餘畝。

烏陂 ,在城東三里,灌田可六百畝。

「赤陂 」 ,在烏陂下,舊可灌田三百畝,近人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