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5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秉智社學 在北隅。俱明知縣羅瓊建。

縣前社學 在急遞鋪後。知縣吳希澄建。羊頭社學 ,邑人黃鼎建。

小渡社學 :邑人陳大護建。

三派社學

興寧縣儒學 在縣治之東南。宋嘉定中,始建於縣東百步。咸淳戊辰飭之。元末兵燬。明洪武辛亥創建,在城東南,乙卯改作之。正統中,填後池廣之,重構堂宇,建尊經閣。天順己卯,修廟宇,戟門、櫺星門。辛巳,寇焚廩及號舍、頒書、祭器咸燬。知府吳繹思等重建。甲午,建庫房、號舍。丁酉,改門東面雞靈山,遷射圃於學東,立觀德亭。壬寅,御史徐瑁以諸生請,始即舊嶺東道徙建今學。弘治乙卯建尊經閣、兩齋號舍,易民地及池以拓之,氣象閎闓矣。是歲建舍,壬戌,修兩廡,戟門、櫺星門以石。正德戊辰修號舍,丙子增訓導宅於右偏。嘉靖庚寅奉制建敬一亭。乙未修明倫堂。丁酉修廟,建啟聖、名宦、鄉賢祠。辛亥復建啟聖祠。乙卯,建宰牲亭。今制,前為

文廟五間:為東西廡各五間。廟南為戟門,為櫺星

門廟後為明倫堂三間;左右室為神庫;堂北為訓導宅,堂東為進德齋、西為修業齋,各三間。東齋之南為道義門,門南為儒學門;門東為敬一亭、西為啟聖祠;亭北為教諭宅,又北為訓導宅,門南為泮池。啟聖祠之東為名宦祠、西為鄉賢祠。

探花書院 故壽慶寺地,在西南五里。宋學士羅孟郊嘗構屋於池邊讀書,有洗硯池。書院、翰林堂久廢。明正德間,提學魏校改建,尋圮。嘉靖知縣黃國奎重修。門扁曰「探花書院」 ,堂扁曰「翰林堂。」

群英會館 在城北隅。明萬曆己丑,署縣本府推官王棟建。

富穀社學 在際留倉前。明嘉靖十二年,知縣施幹建。

維城社學 在西門壕塘右邊。明嘉靖十二年,知縣施幹建,後廢。三十一年,知縣黃國奎重建。十三都社學 ,在巡檢司城隍廟東。

連平州儒學 在州治左,明崇禎六年建,中為

文廟,兩廡翼焉。南為戟門,內開泮池,引北門源泉。

注之又南為櫺星門。明倫堂在廟北,前為兩齋,東為學正舍,西為訓導舍。啟聖宮在明倫堂左,敬一亭在明倫堂後。

河源縣儒學 明洪武二年建於舊城東南隅。舊《志》:「舊城濱河,屢遭水患,學宮廟廡、門堂悉圮。萬曆壬午,復古城而遷縣治,號曰新城。」 乙酉,遷學於新城西北隅,東向,建廟於中。左右為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櫺星門。廟右為明倫堂,左右兩齋:曰進德,曰修業。前為儀門,又前為儒學門。堂之西北隅為啟聖祠,皆撤舊宇木石稍增補飾新之。萬曆壬辰,建「名宦」 、「鄉賢」 二祠於戟門左,建敬一亭於廟後,規制始備。然學宮之前猶未有水以增其勝,知府林國相濬源築隄,水匯勝完矣。

倡南書院 明知縣鄭敬道創建,以宋古成之。第進士,為南粵倡,名「觀瀾書院。」

崇文書院 以上俱原社學地,知縣黃錦修立。東隅社學  、南隅社學  、北隅社學 ,俱在上廓章田渡頭。原「七姑廟」 ,久廢。

和平縣儒學 在縣治之西。明正德十六年,立縣治,迺建學。嘉靖二年,知縣劉琰增置官廨號房、宰牲房、甃露臺,立名宦、鄉賢二祠,規制略視諸學焉。歲久且壞。嘉靖二十六年,僉事范惟一督縣修葺之,至三十五年始成。今制。前為:

文廟三間為東西廡各五間,附兩廡。東為「名宦祠。」

西為鄉賢祠各三間,為戟門,為櫺星門各三間。廟右為啟聖祠三間,後為明倫堂三間,東為進修齋三間,為號房四間,堂後為教諭宅,左為訓導宅,前為儀門,為學門。學之西為「敬一亭」 ,在城社學 ,今廢,暫將縣前急遞鋪改為之。西城社學 在西門外城隍廟側,明嘉靖二年知縣劉琰建。

林証社學 去縣南六十里。嘉靖十七年,知縣郭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