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海觀書院 明崇禎間,士民建,為知縣桂啟芳生祠後僧人改名「海觀禪寺」 ,塑佛像於中。祠內原有碑,載香燈田地,僧自觀棄碑於河,無可稽考。今僅存祠前鋪租。

皇清康熙十八年,僧如經募化潮鎮馬三奇、知府林

杭學捐俸仝眾創建後座,士民建右邊一堂,立為書院。國學生楊鍾崇、李純華、生員楊鍾。等捐貲,合置田百畝,為香火文會之資,餘儲為《科舉程儀》。今廢。

景韓祠 在城內柳衙巷,郡人李應甲捨宅為之。時澄海前溪寺有觀音銅像,以

皇清康熙三年,遷地寺毀,旗兵夜見佛像放光如炬。

隨報「本旗固山大親勘,果然。即運銅像入郡,今供此寺。」 時有標兵剜佛腹金珠,次日死於寺門。「福慧庵 」 在城內《三目井巷》。

皇清康熙三年建,因遷地有「饒平隆福寺」,晉元帝時。

銅像三尊,高二尺餘,土人掘地得之,今僧照祀奉祀於此。

南山寺 在南廂一里,明洪武間建。

皇清康熙六年,知府宋徵璧捐俸重建。

寶積寺 即古「靜樂寺」 ,在南廂一里,元至元二十三年建,今廢。

觀音淨土堂 在城南二十里。宋紹興三年建,今廢。

延壽寺 :在西關外,明萬曆壬子,郡人進士蕭定為母延壽同僧祖峰創建。

《福溥庵 》,在西關外,遭甲寅之變,拆毀。和尚雪維募化郡人福、督標副將李盛,同眾重建。前後佛殿二座,左右從廳雕塑佛像甚麗。

法藏庵 在西關外,元至正間建。明萬曆辛亥,住僧性真募化重建。

皇清康熙辛亥年,住僧照衍募化修建。

慈雲寺 一名「小草庵」 ,在西關外。明天啟三年,僧悅芝募建。崇禎間,郡人楊任斯重建。

起雲庵 在西關外,明萬曆間建,後座。崇禎癸未年,舉人黃殿齡、生員吳治邦同建中座山門,後毀。

皇清康熙十九年,置潮鎮中營遊擊蔡《茂植》、生員李

奇俊等捐貲,同僧募建後座。

《竹林庵 》:在西關外。康熙甲子年,潮鎮馬三奇為和尚超雪創建。雪戒律精嚴,善詩字。

老君巖 在湖山之西,有石室以棲老君,前為佛院。明天啟甲子,貢生陳廷策創建,擅一郡之勝。

皇清康熙戊午,知府林杭學同山主陳衍虞重修。

紫竹庵 在湖山西麓。明萬曆間,郡人吏部唐伯元創建。崇禎辛未年,郡人吳卜高同僧募化重建。

長壽庵 在城北金山之麓,鳳城驛之東。石壁鐫「青天白日」 四字,旁鐫「即武當」 三字。上祀元帝像,乃銅胎像,屢塑不就。有貧嫗過捨,錢一文投爐,像隨成。順治癸巳兵毀,丁酉,官紳同捐,興蓋一樓。知府吳穎顏以獨秀取《金山舊志》,獨秀峰也。海陽令張璥題曰「永清閣。」 癸丑毀於風雨,黃岡協鎮吳啟鎮倡募重建。旁有三「官堂」 ,明天啟間,郡人吳殿邦所建。

光孝寺 ,即「報恩寺」 ,在北關外,元至元二十三年建,今廢。

明鏡寺 ,在北關外北壇。康熙壬子年,住僧寂淵募化重建後座。

寧波寺 在廣濟橋,宋時建。

皇清康熙年,守道魏紹芳捐俸重修。

彌陀寺 ,在韓山之左,明嘉靖年建。

皇清康熙壬子,僧超學募化重建後座。庚申,知府林

杭學修建寺右「玉皇殿。」 生員李奇俊裝《彩帝像》,置田以祀香燈。

楞善庵 在北關外,白沙宮後埠尾。康熙壬子,郡人戶部楊鍾岳建。住僧照忍,修「掩骼埋胔」 之行,郡邑人義之。

甘露寺 按《明一統志》:「在甘露巖側,宋治平中建。」

古林庵 在東廂鳳棲。明崇禎丁丑,郡人布政司黃琮建。

「孝禪庵 」 在鳳栖。順治辛丑,知府吳穎、海陽知縣王運元,郡人梁應龍、謝元汴、翁如麟、蔡元同,高僧澄心鼎建,郡人太史楊鍾岳建「前座。」 「天湖庵 」 在鳳栖別峰山,崔道亮建。康熙甲子,古越胡良驥捐貲重建,置業祀香燈。

永福寺 :在東廂岡湖鄉。康熙十九年,郡人陳衍虞同僧募化創建。

法光寺 在雲步,元至德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