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卷目錄
肇慶府部彙考一
肇慶府建置沿革考
肇慶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肇慶府星野考
肇慶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四十三卷
肇慶府部彙考一
肇慶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本府
漢武帝元鼎六年冬,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滅南越,遂定越地,以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元封五年,初置交趾部刺史,領七郡,治廣信。東漢桓帝延熹七年,分南海、蒼梧置高源、高興郡。獻帝建安八年,改交趾為交州,增置州牧。十五年,徙交州刺史治南海番禺縣。十八年,時復《禹貢》「九州併交,以屬荊州。」 然交州實為孫權所據矣。三國後漢昭烈章武二年,吳主孫權始建國,改元黃武,復置交州。黃武五年,權因呂岱言交趾縣遠,乃分合浦以北,南海、蒼梧、鬱林、高涼四郡為廣州。時士燮卒,子士徽舉兵拒交州,刺史戴良岱討平之。於是除廣州,復為交州如故。吳永安七年,復分交州置廣州,吳析郡立高涼,高興,復析縣立海安、西平。晉武帝太康元年,以吳所分蒼梧立臨賀郡,屬荊州,省高興入於高涼。穆帝升平五年,分蒼梧置新寧、晉康二郡,又析端溪為晉化、樂成、都城、濱江、悅城、元溪、夫阮、僑寧、文招、熙寧等縣。宋文帝元嘉十三年,析南海四會縣置綏建郡,十八年,置宋熙郡於高要,以居交州流寓。孝武帝大明八年,改臨賀為臨慶郡,析四會為新招化、蒙懷、集化、穆,隸綏建;析廣信為封興,隸蒼梧;析新興為博林,單牒撫納,新潭隸新寧;析端溪為安遂、永始、武定,隸晉康;置平興、初寧、建寧、招興、崇化、熙穆、崇德等縣隸宋熙,而以封陽地置開建縣焉。齊析宋隆置齊建郡,又析晉康置廣熙郡,領龍鄉、永熙梁武帝普通四年,析廣州置成州、新州、高州、建州、湘州、瀧州,置高要郡,治高要縣。又置梁泰、梁信、開陽、平原、羅陽、梁德、陽春、齊安、杜陵、南靜郡。陳並因之。隋文帝開皇九年,置永州總管府,尋廢之,省揚、粵州、郡。十年,廢綏建郡入四會縣,改成州為封州,以高要郡為端州。廢梁泰、宋隆、晉康、南靜郡,罷郡,以州統縣。又改西平曰陽江,杜陵曰杜原,齊安曰海安,龍潭曰銅陵,羅陽郡曰正義,梁德曰懷德,梁信曰封川,平原郡曰瀧水,而省新招、化、注化、穆文、招、悅城、初寧、單牒、威城、晉化、僑寧諸縣焉。煬帝大業元年,以端州為信安郡,高州為高涼郡,封州為蒼梧郡,廣州為南「海郡,連州為熙平郡,以統諸縣;南海郡統四會,高涼郡統陽春、杜原、陽江、海安,蒼梧郡統封川、都城,熙平郡統開建六年,改晉康郡為南康州,領端溪、樂城二郡,而併始昌入四會,併安南入永」 熙,廢清泰入平興,廢索盧入新興,廢撫納入博林,廢流南、西城入銅陵,廢開陽、正義入瀧水,廢封興入封川焉。唐高祖武德四年,析南海置南綏州,屬嶺南道,析信安置南康州、勤州析高涼置春州,復置端州、新州、封州、瀧州、高州、建州,復罷郡置州,以南康州為都督府,督端康等州;以高州為都督府,督新春等州。九年,廢南康州都督府,以端、康、封、瀧、建、勤等州隸廣州都督府,廢勤州。太宗貞觀元年,復置南康州。八年,改南綏州為湞州,尋廢;改南建州為藥州,改懷德縣為竇州。十一年,廢南康州。十二年,復置,改為康州。二十三年,廢高州都督府,置恩州,領陽江、齊安、杜陵。元宗開元十八年,廣州都督耿仁忠奏復置勤州,治富林峒。天寶元年,置清海軍於恩州,復改諸州,以廣州為南海郡,端州為高要郡,新州為新昌郡,康州為晉康郡,封州為臨封郡,瀧州為開陽郡,恩州為恩平郡,春州為南陵郡,勤州為雲浮郡。肅宗至德元載,升「嶺南五府經略擊討使」 為節度使。乾元元年,復以南海、高要等郡為廣州、端州、新州、康州、封州、瀧州、恩州、春州、勤州。終唐之世,俱隸嶺南道。五代地屬南漢,劉氏所據,自隱及鋹傳五世。宋太祖開寶五年,省廣南州縣,廢康州、春州,以康入端州,春入恩州。六年,復置春州。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併春州、新州為新春州。天禧四年,復析置新州、春州。仁宗康定八年,改恩州為南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