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東參議,謫於化,復更新之,築東門月城。萬曆二十六年,城壞壕淤。知州沈某修葺,周五百五十七丈,高一丈九尺。

皇清知州丘宗文重建東南門樓二座,池深六尺闊。

丈八尺

吳川縣城池 ,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具奏,「欽差永定侯經畫,命千戶徐本督築土城。永樂元年,千戶李忠甃以磚石,周五百八十丈,高一丈八尺。為門四,東曰鎮海,西曰通川,南曰永和,北曰朝天。門上有樓,窩鋪一十有六,瞭樓四,大小水關五。周圍五百八十丈,高一丈八尺。至崇禎初,四樓毀壞。十年,知縣童」 兆登重修,又於女牆垛子下加磚堆,堆上加板,永為城守。池深一丈五尺,廣如深數。城濱於海,浮沙飛壅,不開壕塹。成化三年,僉事陶魯遣俞鑑督鑿之,有陳獻章《記》。

石城縣城池 ,舊無城池。明洪武二年,縣丞倪望築土牆。正統五年,通判馬文饒甃以磚石,周五百三十七丈,高二丈一尺,厚半之。闢門三:東曰「望恩」 ,西曰「鎮彝」 ,南曰威武。門上建樓角樓三,敵樓倍之,窩鋪又倍之,中軍窩鋪一。隆慶六年,寇燹城圮,知縣韋俊民修之,增高三尺。萬曆三十三年,又於原增處隨設羊橋、女橋、垛子敵樓。崇禎十三年,三門增修甕城,城下壕塹深數尺而廣一丈,惟北嶺無壕。

皇清順治十三年,增高一尺五寸,易以平頭,重建二

《大銃臺》,「於東西之北隅,開深壕塹,并鑿復嶺,池深一丈五尺,廣加深一丈。」

高州府關梁考        通志

本府。茂名縣附郭。

懷柔關   。小函谷關。

太平橋 在城外

雅德橋 在郡南二里

南橋 在郡南二里,即太平通津故址。向構木橋,潦發病涉。明崇禎五年,舉人卓錫、蔣國紳等倡首甃以石。

甘竹橋 在郡南四十里。

龍塘橋 在郡南六十里。

秀竹橋 在郡南九里

皂黎橋 在郡南五十里。

流旋橋 在郡南十里

仙覺橋 在郡南二十里。

霖水橋 在郡南六十里。

第二橋 在郡南五十里。

上鑑江渡 在郡南一里。

平山渡 在郡南二里

仙墟渡 在郡東北十里。

白村渡 在郡北三十里。

橫石渡 在郡東一十里。

南界渡 在郡北七十里。

蓮塘渡 在郡北二十里。

馬卵渡 在郡北四十里。

合水渡 在郡北八十里。

秦村渡 在城外

塘北渡 在郡北一百二十里。

霍村渡 在城外

清河渡 在城南

下鑑江渡 在城西南

電白縣

南北二關 俱在城外

立石關 在城東北,立石驛西。

迎恩橋 在城外

東橋 在城東

莊峒橋 在城北八里

下藍橋 在城北二十里。

南橋 在學右

北橋 在學左

造士橋 在學內

興賢橋 在大興街

大鞏橋 在南街

田坑橋 在西街

永寧橋 在西小街

飛鯉橋 在新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