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新石橋 在縣東南三里。

絕江橋 在縣東

清水橋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

文昌橋 :知縣佴夢騮捐造。

鎮龍橋 佴夢騮造

駐馬橋 在縣南

白石渡 在縣西

渡子渡 在縣西

急水渡 在縣西

花石渡 在縣西

凌祿渡 在縣北

賀江渡 在縣北

江頭渡 在縣北

高州府公署考        通志

本府

高州府治 ,即古潘州舊址,明洪武二年建。

皇清順治十一年,恢復高州,總兵栗養志改為總兵。

府今以分巡道為府署

海防同知 :舊在府署內,今改建於府前街。康熙五年裁官。

督糧通判 明崇禎三年,裁併為糧捕廳,在舊府署內。

理刑推官 今裁「官」 ,改為《分司》。

經歷司 明崇禎十年,併入糧廳,在舊府署內,今改於南門外。

督捕廳 今為「糧捕廳」 ,改建府前街。

照磨所 在舊府署內。明崇禎三年裁,十年併入經歷司。

司獄司 原在府署西,今改寄茂名縣內。永豐倉 在府門右。

陰陽學 在府門外,今廢。

醫學 在府門外,今廢。

察院行臺 「在府署東」 ,《萬壽宮》舊址。

分守嶺西道 在府東

督學道行臺 在府治東。

按察分司 在府治西

參將府 在府治西

茂名縣治 在府治西。縣堂、幕廳、耳房庫、吏舍、儀門獄、大門、禮賓館、旌善亭、申明亭,「俱明洪武十四年知縣尹賢建。宣德七年知縣曾濟修葺。成化四年燬於寇,五年知縣曾英復建。正德八年知縣林渠,嘉靖間知縣易本仁等,各因其時繕修至。」

皇清縣署頹圮,知縣高龍光因舊址重新鼎建。

縣丞廳 在縣署左

典史廳 在縣治東北

預備倉 在縣治右

養濟院 在歸民關外

平山巡檢司 在平山

赤水巡檢司 即舊那黎巡司。

博羅鹽場課司 舊在縣治西,今裁革。

外州縣

電白縣治 舊在府治東北四十里。元大德間,遷高州舊址。明因之。隆慶五年,毀於倭寇。萬曆元年,徙近衛旁,與衛並建。今仍舊制。按《縣志》:「明成化四年,遷於衛西,時草昧,略具室宇。十四年,徙於東街,去衛治百餘步。隆慶五年,城陷於倭,縣治盡燬。萬曆元年,徙近衛治東,與衛治並建。後枕莊麓,前揖蓮嶺,坐壬帶子,向」 丙,兼午。最後為寢室二層。室東為廊房、庖廚。又前為退食堂、為洞門。又前為川堂,為正堂,扁曰「一體。」 堂之東北為庫樓,南為贊政廳。堂下東西為皂隸廊,為露臺,為甬道。前為戒石坊,後扁曰「御製銘」 ,前扁曰「畏聖言。」 東為吏、戶、禮、糧、承發房,西為兵、刑、工架鋪。門之東南為典史廨,南為儀門。門之東前為迎賓館,扁曰「資仁堂」 ,後為土地祠,西為監房,又南為譙樓,內扁曰「青天白日」 ,外扁曰「電白縣」 ,即大門也。樓外東為旌善亭,西為申明亭,中為屏牆,兩序為官鋪二十間。萬曆三十年皆廢。

皇清順治四年,始收服「東粵電白」,仍隸高州府縣署。

規模雖備,兵革日久,風雨飄搖,垣牆百不存一,不成縣治。知縣相斗南於順治十三年冬十二月蒞任修理,捐俸金而鼎新之,至順治十七年告成。

典史廳 在縣署東南

神電倉 舊名「神安倉」 ,在城西南隅,後遷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