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知府李璲於披雲樓近壕增築磚城七十餘丈,厚一丈高,並舊城改四門額:東曰「慶雲」 ,西曰「景星」 ,南曰「南薰」 ,北曰「朝天。」 正德六年,知府程杲重修串樓,歲久而敝。嘉靖七年,兵備僉事李香與知府鄭璋議撤串樓,修雉堞。三十九年,風雨連旬,城東北隅傾陷,兵備僉事皇甫渙與知府徐鷁修。崇禎二年,城西門樓圮,知府陸鏊修。

皇清康熙八年,颶風大作,城四角樓基俱圮。知府史

樹駿修。十二年,大風雨,飄毀城堞,總督部院金光祖捐俸重修。壕自西門城外遶而北,過北門橋,至東門城外,謂之「外壕。」 自西門城內起小水通竇,過南門街至清軍館後而大,謂之「上壕。」 復通竇,過塘基頭街下注,其大差減,謂之「下壕。」 下壕又通竇,出城,接外壕而達於江,自西門石嘴引江水而入者,謂之「西壕」 ,乃官船避風之所。古澳在東門外,通大江,可以藏舟楫,避風濤,後為潮沙所壅。宋乾道六年,郡守曹總修復,設澳田若干畝,為歲收淘浚資。今田廢而澳亦堙。自東門水埠頭起,至天寧寺前止,接內壕水達江,乃其故址,亦謂之「外壕。」 先是,城東外街原靠城邊,知府夏應台改出近壕至北門止。城西外街亦靠城邊。知府夏應台改出沿壕至披雲樓後新基及北門止,自此文運漸興。城北外壕,舊從西門外遶披雲樓後轉東。萬曆三十七年,知府陳濂以「府治龍脈自西來」 ,命工築塞培脈,分北壕為兩截。城北內壕原有監軍道左渠消水日久,民作鋪其上,淤塞。三十八年,知府江中楠拆鋪修濬。崇禎二年,知縣張明熙復濬之。

外州縣

四會縣城池 ,先未有城。明洪武二十四年,肇慶衛指揮溤復以四會地接廣西懷集,山林深廣,寇盜出沒,奏調後千戶所官軍,立柵為守。天順三年,西賊流劫,巡撫葉盛始奏請立城。周五百七十六丈八尺,高二丈,厚一丈四尺六寸,砌以磚串樓五百四十有八,敵樓一十有八。開四門:東曰陽和,西曰德澤,南曰清寧,北曰「鎮安。」 壕闊三丈,深九尺,歲久壕堙。正德九年,巡撫都御史丁楷濬之。十六年九月,城西南潰,知縣蕭樟修築。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彭名世疏前壕,復侵地,議塞。後壕未集,先築二基。西門瀕河,歲遭衝齧,復架木疊石障之。

新興縣城池 ,古新州無城池,惟築土垣以衛衙宇。宋建炎四年,州守王敦仁始用磚石修築,名「子城」 ,周一千二百七十八步。紹興十四年,州守黃濟病其狹小,南去子城一里,東西北各去半里,遍植刺竹繞之,名「竹城」 ,開四門以通出入。明洪武十三年,增土城於竹城內,高八尺,厚五尺,周一千一百八十丈,顏四門:東曰「朝陽」 ,西曰「德勝」 ,南曰「長生」 ,北曰「拱辰。」 天順七年,賊攻破之。知府黃瑜請都御史葉盛奏准築磚城,周六百四十九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設警鋪五十五座。四門外各環月城。門外改東門曰「陽和」 ,西曰「捷勝」 ,鑿池周七百餘丈。弘治十二年,僉憲徐禮檄城內外各闢馬路,廣一丈,修敵樓、串樓及月城。嘉靖十年,僉憲王澄檄撤串樓,修雉堞。嘉靖三十七年,僉憲殷從儉、經彥寀謂城蔽學宮,移南門於學前,曰《南征得路》。嘉靖四十一年,知縣周崑重建敵樓。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縣李超重修。

陽春縣城池 :「唐武德四年,始築春州城,高一丈,厚六尺,周四百二十丈。宋皇祐二年,知州薛利和修城浚壕。」 元季廢壞。明洪武三十年,知縣趙清以陽春地接瀧水、七寮、紅豆等山,猺賊時發,奏調神電衛後千戶所官軍鎮守。是年冬,千戶鍾良加築,高二丈,厚一丈,周五百六十丈,壕深一丈,周六百九十丈,建敵樓三十,為門四:東曰「迎暉」 ,西曰「靖江」 ,南曰「鎮蠻」 ,北曰「仰京。」 天順間,守備指揮李盛、知縣李福海重修。立雉堞,設弔橋,環植刺竹。流賊屢至,不能犯。成化五年,守備指揮祖瑄重修。八年,按察使陶魯去雉堞,為串樓,以防竊入。正德十年,知縣黃寬重修。是年,都指揮卜玉增高西門月城,築攔馬牆。後因風雨,串樓毀壞。嘉靖三十四年,知縣謝復生去串樓,仍立雉堞。萬曆九年,知縣黃憲清建角樓,修四門樓,易其名曰「東和、西靖」 、「南鎮、北拱。」 萬曆十五年八月內,颶風大發,飛石伐木,城樓窩鋪,盡行圮壞。知縣張文誥重修葺理,門樓、窩鋪城垛,皆復其故。

陽江縣城「池 ,宋紹聖五年,知州丁璉始築土城,高一丈五尺,厚一丈,周五里,壕深一丈,闊三丈,周六里。元大德間,種竹城外,以為障蔽。」 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