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郎岡山 在縣西寧化都七十里,界東安。李廣頂 ,在縣西寧化都七十里,天塘內洞歐村路口。

那康嶺 在縣西寧化都八十里天塘內洞路通東安,險要。

岡牌山 在縣西南寧化都白村一十里,週二十餘里,古有大緣寺廢。至明天啟三年,簡元符等重建,改名延壽寺。明末圮,尚餘六祖殿一間。燈心堂山 在縣西二十里,有庵,貢生陳文康建。

茶山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盤曲迂迴,廣植茶竹。有「茶山庵」 ,貢生葉夢華建。

大遍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群山連峙,廣隰平衍。中有竹院山庵,貢生陳賁建。又左數畝有小寺。右旁山有聚石庵,貢生陳圖建,今廢。

穆渾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形勢盤桓,有穆渾庵。

化身巖 ,去龍山十里。順治丙申,邑舉人潘毓珩書「化身巖」 三大字,付僧真唯勒石。

香燈岡 在縣南,去龍山一里許。

袈裟石 ,在龍山初發脈分枝處,形肖袈裟,上有坐布紋痕及草鞋印跡。六祖還龍山時曾憩此。

「三賢頂 」 在國恩寺後。為障山。高聳峻峭。峰頂圓淨。三山並列。儼若三寶。並坐而持咒。

左天王嶺  右天王嶺 在國恩寺後,兩山高拔,侍衛於三寶頂之左右面各朝中如護法,故名。

多妙石 在袈裟石之旁。懸崖瀑布,下觸石坪,水花噴飛,激湍響應,上有茅庵。

舁子石 ,在右天王嶺大石之上,有一小石在背,若負子然。

珉坑 由龍山左迤入一里為珉坑。山水清峭,有呂仙庵,邑學生伍應心建。

韻谷 在縣南二十里。木多山荔,巖壑奇古。邑學生馮範卜築其上。

雲根 在縣南二十里。有巖穴流泉之勝。明永避亂,士流棲集,貢生𥳑兆元築「雲根書屋」 以居。虎巖 在縣南二十里。有泉石之勝,貢生潘當亨、葉宜高有詩。

風門坳 在縣南五十里。即裏洞嶺出入要路。貓爪嶺 在縣南五十里。險要。

王高尖 在縣南四十里。朝南屬陽春,朝北屬新興,為邑隘區。

允河水 發源布辰、石狗二處,合流於允河村,與通利水合。

大穩河水 經大穩村,逆上合流索水中有蠟石,堪供清翫。

三廟逕水 ,發源那康嶺,出河頭,合流於洞口。高公喉水 ,在縣西南五十里,自龍逕出河頭。龍潭 ,在國恩寺後,淵深無底。相傳每風雨時,光怪出沒,與東河水隔山暗通。自東水鄉民推石塞竅,潭遂淤為湖田。

「金剛灣 」 ,離國恩寺山門數武,盧溪紆迴成潭,今河水迭改,此灣尚存。

龍灣 在小南路東水坊,即龍山三寶頂之後纏水,離龍山十五里。灣有石竇,大小二竅,其水從竇出,與龍山後潭通流。每有牛羊經涉,入諸竇則出諸潭。土人慮之,堆石以塞。今灣尚在,拋石水中,五色采文具現。

盥手池 ,在寺門之左。《佛骨入曹溪》之後國恩寺屢塑,師像,弗肖。相傳有一僧詣寺,自言善此技,舉手逼真。既成辭去,向池盥手,忽不見云。邑進士嚴貞詩「浣手池開寶相花」 ,即此。

蜆窩灣 :在縣東南三十里。深廣澄澈,游鱗競集。

車頭湖 在縣北二十五里。

布填湖 在縣東十里

分司前井 在城隍廟右。

錦水井 在碧岡廟旁

「龍興寺井 」 在縣北街龍興寺大門之內。「夏院水井 」 在南城外舊夏院寺址。

北門井 在縣北門外

天妃廟井 在縣西門外僅一里。地中發泉,清洌可愛。

《十里井 》,從石臼出,清洌異常。

蕨村井 在縣北蕨村二十里。水泉溢出,高於他水尺餘,平時則澄澈可鑒,每至辰未二時,輒渾濁,流木屑灰塵等物,良久如常。

冽井 在縣署舊縣丞衙內,今為東園。邑尹李超開掘,源泉洴發,深闊倍常,以供宅內朝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