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臨漳等八郡屬之。又析置宋康即「高興。」 綏、建今四會縣海昌。今電會縣宋熙。今高要縣樂昌。始興南界今縣是屬廣州,而珠崖亦稍收為郡。至齊又增廣之。有齊安。今陽江縣永熙。今瀧水縣齊康。今海康縣《齊樂》。今連州及廣西平樂齊熙。今融縣越之定川、抱定,凡八郡。梁因。宋、齊三刺史部,增置廣衡。今德英縣之西古含涯縣東衡:今南雄《東楊》。即義安郡高。即高涼郡瀧。即廣熙郡羅。今古城縣成。今封川縣《新》。即新寧郡越。即合浦《南合》。即齊康《厓》。即珠厓《安》。即宋壽等州,以督列郡,又置都督府於廣,使持節以總之。及隋平陳,并省州郡為「番」即廣避煬帝諱岡。即新會循。即龍潮:即東揚州《端》:今肇慶府封。即成州瀧新高、賀。今賀縣合。即南合《欽》。即安州羅、厓諸州。即東廣不能州者為縣,置廣、循、桂三總管,皆加「使持節」之號。大業初,復置郡,罷州,府亦尋廢。唐興,復改郡為州,置嶺南道。貞觀初,置嶺南東道。嶺南西道東道領韶、廣、連、今州《循朝康》。即晉康郡瀧、《端封》《高春》。今陽春縣廉。即越州羅。即羅縣《辯》。即化州雷。即令州《瓊》。即隋厓州振。今厓州儋。即儋耳地《萬安》。析厓州置《諸州西道》,領桂、柳、宜。今慶遠《昭》。今平樂梧、潯、邕諸州,尋又開邕州以西諸蠻峒,置羈縻州數十,屬邕州。光化後,為楚馬氏所據。五代時,入於南漢。時交趾有丁部領者,自領交趾事,稱「萬勝王」,自是交趾不通於中國矣。宋平南漢,分為廣南東路,廣南西路自廣、韶、南梅今程鄉縣南雄英南,恩惠以東傅海屬東道。高廉欽化,南抵南瓊。縣寧。今儋州《萬安》。今萬州吉陽。即唐振州與桂、柳、宜、昭、梧、潯、邕俱屬西路。元置廣東道宣慰司於廣州,海北海南道於雷州,隸江西行中書省。置廣西兩江道於靜,隸湖廣行中書省。至正末,於靜亦置省焉。明興,以廣、韶、南雄、惠、潮、肇慶、高、雷、廉、瓊十府,統曰廣東桂林、柳、慶、遠、平樂、梧、潯、南寧、太平、思恩、田州、思明、鎮安十二府,江,泗城、奉議、思陵、利、龍、向武、都康「八州,上林、隆安二長官司,統曰廣西,各置承宣布政使司於廣州,桂林領之。後降田州府,陞憑祥、歸順峒各為州」,故今廣西凡十一府十一州云。夫兩廣極南地也,故其氣候常多暑少寒,少寒故霜雪不降,多暑故瘴毒間作,梧以西則漸甚,蓋由山勢局促,層巒疊嶂,茂林深箐,居人如坐甑中,熱鬱薰「蒸,故瘴瘧作焉。」炎荒之地,大抵然也。

廣西疆域考         通志

廣西總部疆域圖

廣西總部疆域圖

東至湖廣道州界

西至雲南特磨界

南至廣東高州界

北至湖廣武岡界

東北抵湖廣界

西北抵貴州界

東南抵廣東界

西南抵安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