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八釐水腳銀一百三十五兩三錢二分三釐三毫零。

御用監 翠毛九百三十箇。每箇價銀四錢二分九。

釐零六絲零順治十八年題准折銀三百九十九兩零二分八釐八毫,水腳銀一十一兩九錢七分零八毫零。

《丁字庫 》翎毛一十八萬五千一百九十五根,每百根銀四分六釐五毫九絲零。康熙元年,奉文折銀八十六兩二錢八分六釐八毫零。水腳銀二兩五錢八分八釐六毫零。

黃麻一千五百一十六斤四兩四錢,康熙元年,奉文每斤價銀一分八釐九毫零,折銀二十八兩七錢七分八釐八毫零。水腳銀八錢六分三釐三毫六絲零。

熟鐵一萬二百三十四斤四兩,康熙元年,奉文每斤價銀二分零八毫五絲零,折銀二百一十三兩三錢八分六釐七毫零。水腳銀六兩四錢零一釐六毫零。

以上禮部工部項下折色本色、共解銀七千四百三十二兩有奇。應桂、平、梧九府屬辦供。開後桂林府屬辦銀一千五百一十六兩一錢四分有奇。

平樂府屬辦銀五百四十九兩一錢八分有奇,梧州府屬辦銀一千七百七十兩八錢七分零,潯州府屬辦銀九百五十兩三錢六分有奇,南寧府屬辦銀八百零九兩二錢三分八釐零,太平府屬辦銀八兩八錢九分五釐有奇,柳州府屬辦銀一千一百六十三兩五錢六分有奇。

慶遠府屬辦銀四百三十六兩零七分二釐零,思恩府屬辦銀二百三十五兩六錢三分五釐有奇。

其各州各縣派辦賦役,《全書》列明數目。

廣西風俗考         通志

王禹偁曰:「民訟甚簡,兵賦甚鮮。」

范成大《虞衡志》:「習俗淳古。」

李彥弼《八桂堂記》:「士知經術,雖家貧未嘗廢學。」 《地理志》:「楚地火耕水耨,民食常足。故老相傳,自宋陶崇登嘉泰進士,登科及第,代不乏人。士商經術而禮讓興,民安常業而狙詐鮮。衣冠文物,蔚然可觀。」

《桂林志》:「八桂之俗,不事浮靡。」

嶺南地氣卑下,惟靖江與湖湘接,民風習俗與中國同。

廣西兵制考         通志

撫標營

遊擊三員  ,守備三員  ,千總六員,把總十二員。

內撥防「臨桂各堡靈川、七都口、陽朔縣城分汛官。」

馬戰兵三百名   ,步戰兵二千一百名,守兵六百名。

共兵三千名。內分防靈川縣七都口、臨桂縣各堡,陽朔縣城汛共撥兵六百五十名。

通省各營鎮官兵俱照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餉冊》編載:

撫標營:馬一,步九,戰八,守二。

「提督」 鎮:馬一、步九、戰八、守二。

左江鎮:馬一、步九,戰八,守二。

鬱林營戰守各半,泗城營戰守各半。

桂、平、梧等府屬營協,俱戰三,守七。

馬戰兵:每名月支餉銀二兩、米三斗。

步戰兵:每名月支餉銀一兩五錢,支米三斗。守兵,每名月支餉銀一兩,支米三斗。

撫標兵三千名,月共應支餉銀四千三百五十兩,支米九百石。

撫標營官馬三百匹,官自備馬六十匹。

春冬二季例,每匹月支穀一石二斗,支草四百二十斤。

夏秋二季例,每匹月支馬乾銀九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