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明監察御史蕭珪墓 在飛鸞橋南卸水嶺。全登進士自珪始,久蕪沒。嘉靖戊申,知州王瑩之始為立「神道碑,瘞《墓志》。」

灌陽縣

明監察御史楊鏊墓 ,在丁塘,去治西十里。明監察御史李高墓 ,在綿谷莊,去治西二十里。

桂林府猺獞峒蠻考

代宗大曆二年,桂州山獠反。

按《唐書代宗本紀》云云 。按《南蠻傳》,「大曆二年,桂州山獠叛,州陷,刺史李良遁去。」

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徙撫水蠻於桂州。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蠻夷傳》:「撫水州在宜州南,其酋皆蒙姓,大中祥符六年,首領指揮使蒙但挈族來歸,徙於桂州。」

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平川等六十六源猺反,命湖廣、廣西都司討平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桂林自秦置郡。明興,改桂林府為廣西布政使司治,所屬內地,不當列於土司。」 然廣西惟桂林與平樂、潯州、梧州未設土官,而無地無猺。獞。桂林之古田,平樂之府江,潯江之藤峽,梧州之岑溪,皆煩天兵大征而後克,卒不能盡草薙而獸獼之。設防置戍,世世為患,是不得而略焉。洪武二十七年,全州灌陽等縣平川諸源猺民,聚眾為亂。命湖廣、廣西二都司發兵討之,擒殺千四百餘人,諸猺遁去。置灌陽守禦千戶所。初,灌陽縣隸湖廣,因廣西平川等三十六源猺賊作亂,攻擊縣治。詔寶慶衛指揮孫宗總兵討平之。縣丞李原慶因奏灌陽去湖廣遠,隸廣西近,遂以灌陽隸桂林府千戶所。命廣西都揮指同知陶瑾領兵築城守之。

成祖永樂二年,命總兵韓觀撫歸化蠻。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二年,總兵韓觀奏,『桂、柳、潯三郡蠻寇黃田等累行劫掠,殺擄人畜。已調都指揮朱輝追勦,斬獲頗多。尋蒙遣官齎敕撫安,其黃田等猺皆已向化,悉歸所擄人畜。帝命觀善撫卹之』。」

宣宗宣德六年,從廣西都督山雲請,詔流官毋輕入土司勘事。

按《明外史土司傳》:「宣德六年,都督山雲奏:廣西左右兩江,設土官衙門,大小四十九處。蠻性無常,讎殺不絕。朝廷每命臣同巡按御史三司官往理。緣諸處皆是瘴鄉,兼有蠱毒,三年之間,遣官往彼,死者凡十七人,事竟不完。今同眾議,凡土官衙門,軍務重事徑詣其處,其餘爭論詞訟,就附近衛所理之。」 詔從其議。

代宗景泰五年,詔總督馬昂勦廣西古丁等峒賊。

按《明外史土司傳》:「景泰五年,苦丁等峒賊首藍伽韋萬山等,糾合諸蠻,劫掠南寧上林、武緣等處地方,鎮守副總兵陳旺以聞,詔令總督馬昂等勦捕之。」

孝宗弘治五年,古田賊據縣作亂。

按《明外史土司傳》:「初,桂林、古田獞種甚繁,最強者曰韋、曰閉,曰白,而皆并於韋。賊首韋朝威,據古田縣,官竄會城,遣典史入縣撫諭,賊烹食之。弘治間,大征,殺副總兵馬俊、參議馬鋐等。」 按《通志》:「明初有湖北獞者,由黔中入柳桂,性剽悍。其後黨類日滋,寖肆摽掠,村落之間,幾無寧宇。弘治五年,賊首覃萬賢等據古田」 縣,都御史閔珪調兵討之。兵至三厄,為賊所襲,副總兵馬俊、參議馬鋐皆遇害。賊益驕,居民轉徙,僅存城內外三十餘家。省城百里之外皆為賊壘。由桂林以南為陽朔縣,由桂林以西為永福縣。二邑叢岡環亙,民夷錯居。陽朔、「莊頭、鬼子、金寶頂諸巢,逼近府江。永福理、定邊山諸堡距古田尤邇。自古田煽亂,江道為梗,二邑諸巢,無不響應。」 武宗正德十四年,官軍討古田猺,不克而罷。按《通志》:「正德十四年,先是古田賊韋朝威㐲殺總兵馬俊、參議馬鋐,其後賊鋒益熾,古田及永福邊山靈川七都百餘里,皆其巢穴。至是巡按御史曹理、廣西鎮巡三司奏調軍大征。時鎮守太監傅倫、副總兵張祐奉」 敕調集三廣漢達官軍、土兵、民壯凡四萬七千三百有奇,分為五大哨而進,竟莫有深入者。而浴容哨、洛清一鄉平民良獞亂,洛容縣竟從招撫而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