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愈怪奇。三洞蓋宋李邦彥名也。有碑記及張孝祥 大書「上清三洞皆在下洞口。」上有范成大詩刻遍讀 之,小飲下洞而歸。夫桂多巖洞,然三洞並豁,亦足奇 矣。興安土風簡朴,氓不知游,而三洞者竟不能閟見 賞名流如范、張、李諸公,將山川發靈,因人益顯歟?譬 之士,苟有奇嶲瑰瑋,雖在遐壤,必能振奮,施其聲光 鵲起穎露,欲自閟匿,不可得也。余於茲游,重有感焉。

《太極洞記》
茅坤

予放舟陽朔江上,締觀之。「其峰石皆拔地而突立,最 高者四千仞有餘,其次則足可三千仞,又其次或百 丈,或五六十丈,最次則三四十丈焉止矣。其色如豆 青,深者如靛,文如魚鱗,總計一百八十里,排衙列戟, 目之令人神思飛越。」中流偶覽石壁,奇瑰異常,見伐 鼓鳴鐃而前行者,忽焉而入崖,忽焉而愬波。以故追 蹤躡跡,汎漁舟探之,乃得一洞,可方十餘丈,小可數 尺,其游鯈稍稍見也。俄而赤腳沿岸以入,又得一洞, 豁然當天而竅,日光射人,且穿上羅下焉。方數畝,水 可十餘尺,而漁人網魚而出者盡滿囊也。予前問之 曰:「是何魚之夥也?」漁曰:「茲洞既邃,與人間絕,故左右 之夷,與井里兒童,並不及過。且水源」深,故所聚魴鯉 數多。我輩得以數取之。予同王使君撫掌大笑。因名 之曰「太極洞。」

《露勝亭記》
顧璘

余始謫全州,愛予者輒以得遊湘山為賀。至則徵徭 訟獄,日絆於庭,不暇出城郭,唯望其蒼然者心動而 已。越明年正月,太守曹君德容期方伯蔣公及公僚 飲於光孝寺之雷音堂。既午,乃登山觀飛來石,歷磴 道至半峰間,奇石錯列,若虎豹虯螭,躍伏左右,使人 愛之不能去。乃就石布坐,盤桓平砥之上,舉觴而遠 望焉。時雨新霽,諸峰雲氣映靄,出沒草木,向春濯濯 有容,一山之勝,畢露於此。諸君且飲且詠,忽不知其 醉而忘返也。因名其亭曰《露勝》。夫山川美惡殊質,美 者致愛,惡者致惡,猶人之賢否然也。夫苟至茲山而 不知愛之,是亦見夷、齊之行,屈、賈之才而不知改觀 焉,所謂無目者也。是日,蔣公賦詩留石,余與諸公次 第賦而列之。

《桂林諸巖洞記》
董傳策

余閱宋范穆公成大《桂海虞衡志》,見其評桂山之奇, 以為「千峰崛然特立,旁無延緣,而玉筍瑤篸,其森列 怪且多若此,當為天下第一。」私竊意其為過言。乃今 來游桂林,睹諸峰巒巉巖,從平地削出數千百丈,不 假纖培,而骨相嶄然,玉立劍峙,眾態畢呈。或半空開 竅,冥搜叵測;或挺拔天表,登頓無階,其奇恠奪目驚 「心,殆不可具狀。昔人所論列,猶為不及云。」余得稍游 覽其最著者,采合傳志,因為撰次於左,略諸瑣瑣不 記。八月二十有四日,余與吳子泊舟桂江西皋,復會 張子子儀。是日學憲殷石汀君邀余三人遊風洞巖。 巖在疊綵山後,石門㟏岈,峭壁劃裂,下瞰平野,千峰 競奇,雲樹滃渤。洞中陰風襲人,毛灑灑起立。張子謂 即當盛夏無暑,而殷君遽持觴起飲,復為指點桂山 三峰,巃嵸宛轉,悉入矚界,蓋竟日酣眺焉。賦得古體 一首。明日張子去,余二人結纜伏波巖。巖突起殊高, 石懸如柱,去地纔罅一線,俗云「馬伏波試劍石。」入而 有洞,豁然約可容數十榻,戶牖穿透,俯瞰灕水。洞中 踞石,有巨人跡,宛如刻紋。又紫白二蛇蜿蜒相向,有 浮石絡其頂,大似老龍戲珠,洞因得名還珠,或云馬 伏波傾所載薏苡於此,因賦近體詩,折而遊眺水月 洞,洞門踞江,圓如滿月,《一統志》稱賓江洞惟水月最 佳,然不能過還珠洞也。已又登岸望獨秀峰,孤標直 聳,頂平如蒼玉,正面凝然秀整,側視果如卓筆,較諸 峰獨雄。唐張固詩所稱「南州擎天柱」者也。其北虞山、 臨江有韶音洞,宋張南軒先生有記刻崖間。又明日, 游隱山六硐。余憶《寰宇記》,唐李渤出鎮桂管,見石門 大開,有水泓澈,迺疏鑿巖穴,石林磴道,若天造靈府, 不可窮詰,因名隱山,蓋即其地也。山上六硐,為朝陽、 夕陽、南華、北牖、嘉蓮、白雀洞各一,天朗敞如廈屋,雲 門逶迤,亙薄野外,俯跨田疇,絕幽雅,真寰中勝概也。 唐吳武陵、韋宗卿俱有記。由隱山轉出,去七星巖甚 近,余二人復挈周山人、李生往游焉。巖有七峰,列如 北斗,旁垂小峰如輔星。緣磴而上,山半有亭,曰「簪帶 亭。」其下為曾公巖。山根石戶中有澗水伏流。宋曾布 帥桂,跨澗為石橋,因以名巖。橋下水聲泠泠,寒氣侵 肌。橋側有石乳雙懸如垂蓮頹雲,危欲下壓。度橋有 石池,往昔鱗游其中,今水稍涸,復過野田數十步,路 偪窄,不甚可通。頫視有石罅尺許,匍匐而進,忽更高 曠。其側徑可詣棲霞洞。洞旁水清淺不流,岸塹如削。 余二人從石門而入,頓覺坦夷爽塏,約可列坐數十 人。其上石乳凝結,下復有洞,名「元風。」初視洞口甚低, 游者秉炬捫壁以進。天門三層,層各三耳。前阻大壑, 不可渡。有路北行,頫僂而前,數步復寬衍,兩旁十餘 丈,石柱下垂,如玉簪珠旒。曲折躋攀,所覽睹彌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