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3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環山有水,俗呼《出水蓮花》。

天門山 在馬江里。通古連寇。明嘉靖間,賊首廖公蠻據此,商民往來,俱執器械,今無患焉。羅令山 在馬江里。昔有僧眾立寺於高峰頂,羅隱寓焉。鐘鳴而食有日,飯後而鐘隱失之。遂題二語於石云:「先粥不鳴鐘,和尚往西東。」 將僧鍋擲於江中。今名鍋灣。往來船隻,常見鍋浮水面。今寺址猶存。

雙鳳凰嶺 在昭平里,仙會山西。一如雌,一如雄,上有青松奇木。

龍頭嶺 在天門山下。狀如遊龍飲水,故名。珊瑚嶺 在招賢里,通二、五都路。

接米嶺 在文化里鳳立村後,極陡峻。

佛子巖 在昭平里。巖口高十丈,闊如之,內可容十榻。中起一石,尊嚴如佛像,前有香爐。石旁穿穴門,能居數十人。積乳垂下,巧踰雕畫,真神工鬼斧之奇也。

車記巖 在招賢里。巖內數十丈,有石橋、石鐘。飛龍巖 在二、五都潘家之後。龍主山。

北辰二星山 在北陀峽口,兩岸石壁嶙峋,聳壑昂霄,約三百餘丈。

穿巖 在二、五都。其巖穿山,二面光明,可容數百人。下有穿巖寺,舊為三百僧,據此作叛,𠞰平。寺廢,基址尚存。

楊坡巖 在招賢里,內有生成石龜背仙跡存焉。

仙巖 在昭平里巖內。僂身而入,內深潭沙洲,風雨時至,間作音樂之聲焉。

羊角巖 在二五都。雙峰插漢。山半一巖,巖口有倒垂蓮三朵,內分二間,右較寬,可容百人。半壁石臺,上形類佛。永樂年,貢士潘玨、潘清、潘洛,舉人潘濂父子讀書於中,因名塑像有大士諸佛,今稍頹矣。

獨山巖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巍然突立,周圍皆懸崖峭壁。南一穴,深三十步,廣二十六步,高千尋。寇起,居民緣梯而上,俯視。寇至,以石擊之,寇莫敢犯。

犀牛巖 在寧化里。傳有犀牛時出食禾,一婦汲水偶見,以竿逐之,得其落毛,歸與夫浮遊水不溺。一日至龍巖探珠,龍化一人趕至家,陡發狂風,村化為湖。其婿外歸,見家成湖,哭數聲,龍逐婿至風木灣擊之。今號為「龍潭」 ,極深無底。蓮花石 在思懃江中。

磨刀石 在二、五都土龍界嶺中沖水長流,兩旁刀石星列。舊為上四屯,賊出沒之路。賊至此,人各磨刀,試其利鈍為進退焉。今磨痕猶在。明源江 在縣西。出於金田,至練灘入灕江。思懃江 在縣東。源出富川丹霞峒,流經白橐江,至思懃廢縣,與常峒濁水江合,入府江。歸化江 在縣北。

濁水江 源自賀縣碁盤石分水界,東流為賀縣沙田江,西流為濁水江。由龍巖至大小梁十里,會白橐江,合流大小磢,入思懃江,一百二十里抵縣。

富郡江 在馬江里。源出賀縣,流經馬江廢縣,入府江。

「大磢」 、小磢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二磢俱山石橫生,攔河,濁水、白橐流至此。

大梁小梁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石生橫江,大梁寬六丈許,小梁寬四丈許,春夏微有水過石,秋冬惟滲漏旁流,從來舟楫難通。至萬曆十一年,地方敉寧後,土族潘積讓思興水利,申請開鑿,蒙府批准,讓即捐資召匠,將二梁鑿開石坎,寬一丈許,深三尺,上下商船,自縣通至二、五都,都民喜其便利。獨源浹河淺,春夏鄉民堰水灌田,船至開壩而水涸矣。農商不能兩利。以致通而復塞。

上灘 在縣南,源出鹽峒,至於黃京,入灕江龍門灘 ,水深萬丈,大魚登此門化為龍,不過者曝腮。見《乾坤萬國全圖》。

鯉魚潭 在寧化里。凡遇旱禱,無不立應。天池 在北陀城後,又名峽口塘。石山對峙,潭水清澈,水源湧出不涸。

映龍泉 在昭平里。泉從石中湧出,清冷無比,兼蘇疫癘,不讓橘井。

溫湯泉 在馬江里。四時溫熱。

鯰魚井 在濁水江邊。湧泉長流,鄉人遇旱,至此祈雨即應。

永安州

銀山 在州東北十五里。有石如銀,光耀奪目。蒙山 ,在州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