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4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學。廖德明作記,後移於書院。明萬曆間增入。王陽明移於城西南。

八賢祠 祀濂溪周先生、二程夫子、兩廣總督韓襄毅、雍王文成公守仁、左江道翁萬達、縣令薛夢吉。

五公祠 在南城外

四公祠 祀韓公雍、毛公伯溫、翁萬達、蔡公經,皆以有功得祀,而王陽明亦在其中,名「五公祠。」 明萬曆間,將陽明移入周程祠,同祀改為四公祠。今在書院左。

劉公祠 公名臺,字所畏,江西人。明萬曆時,以御史建言謫於潯。後贈太常卿,立「批鱗」 二字坊,表其忠。郡人立祠祀之,蘇濬有記。

左江道陳公祠 在城東門內,今廢。

參將成公祠 在城西北隅,今廢。

知府梁公祠 在城中,今廢。

知縣薛公祠 在城中,今廢。

平南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南。

社稷壇 在縣西

邑厲壇 在縣北關外

城隍廟 在城內

靈源廟 按《明一統志》:「在縣南武林鄉,宋崇寧中建,以祀龍神。」

關帝廟 :在城外右廂。

真武廟 與觀音閣相鄰,在東廂,去城三里。今重修,有碑。

北府廟 在城外右廂

五顯廟 在城外左廂

白馬廟 在縣東六十里。五代時,梁嵩乘白馬遊東壕墟,過渡,偶沒於水,鄉人立廟祀之。梁狀元耑祠 在櫺星門左,春秋二祭。

陳、周二公祠 在儀門左,春秋二祭。陳諱復原,號陳善,邑人以「陳周」 稱之。

李迪功郎忠義祠 。公雩都人,唐西平忠武王之裔也。幼嗜學,初任平南典史,後陞縣丞。壬午,猺寇猖獗,居民失所。迪功郎起曰:「食君之祿,當恤君赤子。」 選邑人之勇者,曰馮,曰戚,為義夫長。集民壯數十,禦寇蛇岡,躍馬摧鋒,群賊披靡,斬首數十,後中賊藥弩而死。百姓哀號,立祠於邑之東。

三界祠 在縣城外右廂烏江口。

馮遠祠 在縣城外

「西山靈祠 」 在縣城外,李侍御重修。

貴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城東門外學宮下街。社稷壇 在縣東北。

邑厲壇 在縣北門外

城隍廟 在縣治西

關帝廟 在縣城內

東嶽廟 在縣東二里大李巷口。

普化廟 在東嶽廟下

武當廟 在縣南江

北府廟 在東門外河邊。神乃宋李鈐轄,有功於民,廣右所在多祀之,俗呼為「太歲神。」

北山廟 在縣城北一里。即金牛神。

真武廟 :在縣城北。明沈將軍奉旨建。

天妃廟 在縣城外西隅。

石牛廟 在縣北十里,入龍山口處。舊《志》云:周穆王時,九月九日,天上金牛星飛墜。時即亢旱,人物瘴疫,求禱此石乃吉。表聞朝廷,屢封懋、順、祐為三位公侯,立廟覆石,邑人奉為香火。今廟與石俱存。

石牛神 有三石,一墜山之陽,一墜山之陰,一墜於潭。唐開元中封清源、惠澤二侯,至宋淳熙間加封,始並封石大夫為靈應侯。見廟碑文。三界廟 在縣東門外流水橋邊。神姓馮諱克利,子諱敕諱遠,皆緣仙表之傳。故馮氏代產異人,列籍鬼仙有馮羽、馮谷及羽子都長井九代孫諱吉者,皆得道。吉於

皇清康熙庚子歲,仙去。邑人為其祖立《三界祠》,因并

其都長及孫吉塑像祀之。

林公祠 在縣西街。公,福建泉州人,明為五山鎮,禦賊有功,士民立祠祀之,設有祭田。其子欲楫、欲棟併登科甲,名冠一世。

程公祠 在縣西,雲南人,明知縣事,以廉潔稱。士民思之,因立祠以祀之。

寺觀附

本府。桂平縣附郭。

報國寺 在府城南門街東。

西山寺 在府城西五里。